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临沧镇康:边境一线的守春“露营人”

年关至,返乡团圆时。在镇康县96.358公里的国境线上,守边人依旧坚守着,他们以“一人不圆圆万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守边固边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奋斗着。

图片

镇康县勐堆乡蚌孔村112界桩至石门坎段边境线全长20.8公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整段边境线管控任务艰巨。为坚决扛牢强边固防政治责任,勐堆乡全面梳理边境管控薄弱环节,严格落实落细各项边境管控措施,设立了临时卡点,蚂蝗沟临时执勤点便是新增中守边条件最为艰苦的一个点。

春节前夕,断山脉联防所副所长、专职联防员刘子福在联防所匆匆吃过早饭,简单收拾好日常必要生活用品,就出发前往蚂蝗沟临时执勤点执勤。“车子就只能到这里了,接下来得走山路,到我们临时卡点,大约走30至35分钟,走!”跟着刘子福前往执勤点是“穿越”原始森林的沿途,才刚刚开始,随行记者就望而却步了。

“怎么这么难走,我去不了了。等一下等一下,我被套住了,这里有倒勾刺,小心点。大哥,前面有路吗?”记者一路走一路惊叹一路追问。

图片

“平时我们从这里下来,但是上面有片小竹林,相当滑。”顺着刘子福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急速下坡路段被守边人们滑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滑梯”,这里本没有路,是他们踏出了一条新的路。原来,刚刚令记者唏嘘的路,在守边人看来是好走的路。

刘子福带着记者时而爬坡上坎、时而极速下坡,时而穿越荆棘,几斤翻山越岭后,来到了小溪边,路途也已经过半。刘子福习惯性地拿起一个小水瓶,在这里“补给”。

“每次我们来到这里就喝这个山泉水,喝好以后瓶子就放在这里。”喝好水喘了一口气后,刘子福又出发了。在距离执勤点几百米的地方,他找到稳定的信号源后,给家里打去了电话,请好“年假”安心去执勤。

“媳妇,过年我不回去了,这边执勤有点忙,执勤点没有信号,电话打不通不用担心,你领着娃娃、老人好好过年,年过了有时间我又回来……”刘子福挂断电话后,接着出发。

刘子福30多分钟的脚程带着记者走走停停,用时近2个小时,“大哥,要到了吗?”记者问了无数遍后终于到达,刘子福的战友们已经准备好了晚饭等待着。

图片

一间雨布房,一张临时搭建的简易饭桌,几根木头支棱起来的案板,火烧得正旺的火塘,一堆孤零零的柴火,再无其他。在偌大的原始森林峡谷中,“藏匿”着这个执勤点,6名守边人在这里过着“露营”生活。

“刚到的时候说不出来的苦酸,第一次睡露营雨布,第一次用河水煮饭吃,早上起来被子全部湿了……两天以后感觉好点了,也习惯了这个‘野味’的生活。”说起刚来时,刘子福眼里泛着泪光。“手机信号不有,无聊的时候有副扑克牌,打打四个五娱乐一下,不定时就去巡逻一转,三至五天又上去采一次肉、米,过多也背不下来,路程太远、山路难走。”

6名守边人的“露营”生活分工明确,4人不定时巡逻,2人负责蹲守现场并负责好伙食,24小时值班值守。晚上2人一班,大家轮换着休息。环境艰难,生活枯燥,他们说:“没有想过要放弃是假的,舍不下这份事业也是真的。”

图片

刘子福是来自云县的一名退伍老兵,2022年1月份,得知镇康招聘守边联防员,退伍不退志的他说服家人同意后,就前来报名应聘,到今年是第三个年头了,因工作的特殊性,他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今年春节,刘子福和队员们选择坚守岗位,在沟壑纵横的边境一线卡点默默守望着200多公里开外的家乡,为家乡亲人遥寄春节的祝福。

“守边虽然很辛苦,真的很辛苦,但是我觉得很值得,因为守好边境线就守好我们的家园。我虽然不是一颗螺丝,我愿意把自己像一颗螺丝钉一样牢牢定在联防所内。”刘子福坚定地说道,守边人的决心回响在大森林中。

入夜,边境线上太阳能灯亮起,各个值守点也烧起火塘夜战,守边人们骑着摩托、带着头灯,穿梭在祖国的边境线上,“人防+物防+技防”,筑起一道道“钢铁长城”,牢牢守住祖国的边境,在边境线上过着一个又一个孤独的年、守望的年。镇康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元兰 王玲 蒋世玲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12
猪洞出麻痹,祖玛刷天尊,秘境爆开天,三把开天合火龙!
广告帝王打金高爆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