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新春走基层丨灵蛇献瑞,带你解锁非遗里的年味!

图片
蛇年的脚步悄然临近
县城里到处都是浓浓的年味
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面塑(如东面塑)传承人罗彬
正为这个新春塑造独特的蛇年祝福
通过面塑传递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


踏入罗彬的工作室,各式各样的面塑作品琳琅满目,在新年的氛围里,形态各异的“蛇”无疑成为了主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了迎接蛇年,我构思了好几件作品。这是以《白蛇传》为蓝本创作的许仙、白娘子,这是寓意吉祥的灵蛇迎春,我特意把蛇元素与传统的年年有余、小孩迎福等元素融合,还有这些可爱的卡通蛇。”谈及今年的创作灵感,罗彬兴致勃勃地介绍道,“在传统文化里,蛇象征着智慧、灵动,还寓意着蜕变与新生,所以我就创作出这一系列充满新春氛围的作品。”
 “这些作品太惊艳了,制作难度肯定不小。我就从这个萌趣的卡通蛇入手吧。”带着惊叹与兴奋,记者跟着罗彬开启了如东面塑的学习之旅。


图片

“如东面塑,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的工具,通过搓、揉、掀、捏、点、切、刻、划等手法,就能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罗彬讲解道,“我们要做出蛇的样子,首先得搓面团,找到手感,才有利于后续的塑形。把面团搓成蛇的头部,注意把握大小和形状,接着再处理身体部分。眼前这些工具,每一件在塑形时都会发挥独特作用。”


图片


“这面团感觉和小时候玩的橡皮泥有点像,可在我手里完全不听使唤。”记者接过面团尝试起来,可面团在手中却不太听话,怎么都捏不出想要的形状。“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它更生动地展现出蛇的灵动特点呢?”
罗彬在一旁手把手指导:“别着急,刚开始都是这样,慢慢来。你看,调整一下力度,再这样稍微搓一搓,形状是不是就好多了。”

图片


在罗彬的悉心指导下,记者的卡通蛇终于初现雏形。看着自己的“成果”,记者笑着打趣:“总算是完成了,不过跟您的作品比起来,粗糙程度一目了然。”罗彬鼓励道:“第一次就能做到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只要多练习,肯定会越来越好。”

“我觉得,制作面塑这不仅是一份手艺,更是一份融入我生命的热爱。”趁着休息间隙,记者与罗彬聊起了他的面塑人生。他自幼跟随父辈学习面塑,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了。在传承传统面塑技法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泥塑、陶艺技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其创作的题材多源自民间习俗、百姓生活剪影以及民间传说,以百姓的视角忠实记录社会的演变与发展,成为传播本地民俗文化的独特载体。


图片

图片


图片

罗彬作品


“那您制作一件复杂的面塑作品,通常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呢?”记者接着问。“一件复杂的作品,大概需要一周时间。每个细节都得反复雕琢,力求完美。前期构思和打磨的时间往往比较长,一旦确定了主题,后续制作就会顺利许多。”罗彬认真地回答。

在传承和推广如东面塑的道路上,罗彬从未停歇。他坚定地表示:“新的一年,我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如东面塑。今年,我们计划在学校教学和公益培训方面开拓新赛道,融入新元素,鼓励大家创作出更多精彩作品,让如东面塑走得更远、传得更广。”


图片


新春佳节到来之际
罗彬和记者携可爱的卡通蛇
给全县人民拜年啦!
祝大家新的一年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

图片

全媒体记者:袁嘉翊 陈顾 文思思 
编辑、制作:郁夏莉
审稿:孟再越
审核:袁晓娜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29
猪洞出麻痹,祖玛刷天尊,秘境爆开天,三把开天合火龙!
广告帝王霸业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