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感受藏在时光的美丽与震撼,“浙里”的非遗值得被送上热搜

AI划重点 · 全文约1545字,阅读需5分钟

1.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2.浙江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海宁皮影戏、泰顺碇步龙、余杭滚灯和磐安炼火等。

3.海宁皮影戏具有近千年历史,表演过程包括选皮、制皮、发汗熨烫等八大繁琐工序,需匠人手工精雕细琢。

4.泰顺碇步龙起源于清嘉庆三年,表演包含60套动作,以别出心裁的表演场地碇步而著称。

5.余杭滚灯源于浙江翁梅一带,是一种融竞技、武术、舞蹈于一身的汉族民间舞蹈,已有800年的历史。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周丰

2024年的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而在浙江这片灵秀之地上,古老的文化遗产如同繁星点点,点缀在历史的长河中。下面就走进这些“藏在身边”的非遗,感受那份深藏在时光里的美丽与震撼吧!

/海宁·皮影戏/

海宁皮影戏是江南皮影戏的典型代表,自南宋时期悠然北来,于江南水乡扎根绽放,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图片

据视觉中国

皮影作为海宁皮影戏表演不可或缺的核心道具,其制作过程极为讲究,涵盖选皮、制皮、发汗熨烫以达平整、设计画稿、过稿定形、精细镂刻、色彩敷施及缀结组装八大繁琐工序,每一环节均需匠人手工精雕细琢,累计超过三千刀之工,方可得到成品。

皮影戏台上的角色,虽无生命,但在幕后皮影人的演绎下,却像是被赋予了灵魂:孙悟空与白骨精激战正酣,棒影交错,身形腾挪,一招一式,活灵活现。幕布后,一双手正灵活舞动,四根签子棒在指尖跳跃,编织出一幕惊心动魄的传奇。随着唐僧出场,海宁官话响起:“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快放它下来……”

艺人与人偶,在光影交错间交融共生,演绎着一幕幕悲欢离合的人生大戏。

/泰顺·碇步龙/

浙南地区,山川秀美,溪流纵横,其上巧妙架设的碇步不仅构成了当地独有的交通景观,还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突出的是泰顺县仕阳镇的碇步龙,这一独特的龙舞艺术自清嘉庆三年诞生以来,已历经两百余载春秋,成为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片

据视觉中国

碇步龙以其别出心裁的表演场地——碇步而著称,全龙由龙头、龙尾各一节及中间七节龙身共九部分组成,总长五丈九尺的白布被精心缝制成龙身,两侧缀以象征鳞片的红布齿边,由九位舞者各执一节,形象地称为“龙脚”,另有一人手持圆灯(即龙珠),引领龙舞。

从“开龙门”的庄严启程到“关龙门”的圆满落幕,碇步龙表演包含了超过60套动作,细致分为搭龙坪的稳重、龙戏珠的灵动、龙咬珠的激昂、以及蹲马龙的威武之势等。舞龙阵式更是变化多端,圆台阵的和谐、龙菊花阵的绚烂、四角交井阵的巧妙等数十种阵式,配合舞者整齐划一的步伐与腾跃,使得彩龙与碇步下水面的倒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余杭·滚灯/

余杭滚灯源于浙江翁梅一带,是一种融竞技、武术、舞蹈于一身的汉族民间舞蹈。

滚灯以竹篾扎制骨架,外裹以特制的布料或纸张,中心悬挂一个竹编小球,小球中放有灯烛,当滚灯被表演者舞动之时,小球中安放的灯烛会始终朝上,伴以锣鼓音乐,气势宏大,激情昂扬。清代文人彭孙贻曾留下“譬如声涌惊涛沸,火树千条抢滚灯”的诗句,来描述滚灯表演时浩大的声势和场面。

图片

据视觉中国

关于余杭滚灯的起源,在民间有着多种说法,相传较为广泛的便是“水患求神说”和“恫吓海盗说”,其已有800年的历史。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诗作《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曾对滚灯作如下描绘:“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可见南宋时滚灯就已流行。

杭州地处钱塘江北岸,历史上盐业繁盛,却也常遭海盗侵扰。因此,滚灯不仅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还被当作增强体质的工具。数百年来,每逢元宵佳节或庙会庆典,尤其是元帅庙会期间,滚灯表演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民众的祈愿与欢乐,代代相传至今。

/磐安·炼火/

流传于磐安的炼火,是一种极具地域文化色彩的传统民俗活动,起源于古代先民对火神祝融的崇拜,并因“踩火者”需赤脚踩在通红的炭火上表演而得名。

在磐安,最为人称道的炼火形式莫过于“踏火山”与“闯火海”。

图片

据视觉中国

“踏火山”活动中,勇士们赤膊上阵,手持火铲,勇敢地冲上由烧红木炭堆砌而成的约80厘米高的“火山”,他们奋力拨弄炭火,火星四溅,在高达700多度的火炭上循环踏过,直至火山被踏平,这一过程寓意着“炼平安火”,祈愿平安吉祥。

“闯火海”则是另一番景象,烧红的木炭在绘有八卦图案的平地上铺展开来,形成火坛,踩火者们在这片火海中尽情狂舞,展现了无畏的勇气与对力量的颂扬。

炼火表演结束后,踩火者会在火海中开辟出一条道路,邀请所有观众穿越这片余温尚存的火坛,以此祈求来年生活红红火火,顺利跨越人生中的重重难关。

每项技艺绽放的背后,都勾勒着历史的轮廓,蕴藏着光阴的积淀。我们期待看到更多非遗的身影,也期待你为它驻足停留。

(内容整合浙江文旅资讯、各地文旅微信公号)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