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2024年
宝安区深入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积极构建2+3+3+4+6就业服务体系
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
排名全市第一
交出了有厚度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 在市对区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获A等次,排名全市第一;
● 开发优质就业岗位12.86万个,培训技能人才12万人次;
● 帮扶各类群体就业创业20.65万人次,惠及企业2.98万家次;
● 创新打造全市首家省级标准化零工市场,获省人社厅杜敏琪厅长调研肯定
……
这些成绩充分体现了
宝安作为产业大区的就业担当
联合区委组织部创新“党建+就业”模式,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首批在10个街道建立10个薪火就业服务驿站,计划2026年年底前建成20个薪火就业服务驿站、110个以上薪火就业服务点,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承担省级标准化零工市场示范项目,创新“1+2+3+N”零工市场体系,打造1个区级、4个街道AI新动能零工市场,并开发了AI零工市场小程序,在各级零工市场、就业驿站和重点商圈、园区布设了18台AI就业魔方智慧舱。
制定全区人力资源服务业优质发展3年行动计划,出台区级产业园认定和考核管理办法。宝安人才园1-12月实现全口径营收13.23亿元,同比增长63%。全区规上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营收87.33亿元,同比增长28%。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深圳市天域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
新引进创业团队31个,入驻团队累计210个,已在宝安落地企业100家。在松岗街道建成第一家“海归岛”分岛,创新打造“海归岛”新加坡联络站,获市留学人员创新发展环境建设资助一等资助。
实施创业孵化基地提质升级行动,全区70家创业孵化基地在孵创业实体1.3万家,带动就业14.7万人次,同比增长129%,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提升。
组织“政校企四季宝安行”系列活动,开展线上线下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82场,参与企业1305家次,达成初步意向1.3万人。
帮扶8142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54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96.3%,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跟踪服务停保脱贫劳动力1.8万人次,为失业人员提供精准服务。
联合各街道企业服务专员、就业服务专员和30多家优质人力资源机构,组建宝安用工服务联盟,“政府+市场”合力保障重点企业用工。
赴广西举办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3场,通过劳务协作站发布宝安企业招聘信息1.7万条。
首次参加中央7部门联合开展的“国聘行动2024”,举办“百校联千企·群英荟宝安”活动,促成118家次企业与70家院校达成合作意向。线上直播带岗观看量190.2万人次,收到简历6.6万份。组织12场政校企专场对接活动。
依托4大线上平台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站点,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岗位周周招、行业领域专场招聘等171场次,服务企业2574家次,提供岗位12.86万个,达成意向2.8万人。
举办智能制造、激光增材、网络通信、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培训班63个,线下培训2374人。
开展香港职业训练局研学团“湾区探索行”探访交流活动,举办深港两地师资交流集思汇、青年联谊交流、赴港就业推介讲座等20场。
对接德国史太白基金会、中小企业联合会等资源,举办中德职业教育合作论坛。
开展校企直通技能人才双选会34场。举办“百校千企·职爱宝安”产教服对接等活动。组织100家重点企业赴11家职业院校校园选才。
开展鸿蒙“专精特新”人才培养行动,联合深职大、深开鸿、宝投集团及部分重点企业共建国家级专精特新产业学院。
举办广东首场电光源制造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国首场电池装配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超1万名产业工人开展技能练兵比武。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2025年,宝安区人力资源局
将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实施促进就业“十大行动”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就业协调联动
助力宝安“三城”建设
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审核 / 吴超凡
责编 / 何静
编辑 / 曾甜
校对 / 贺靛婧
来源 / 宝安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