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汽车的思考:作为车主会不会被汽车“出卖”

你喜欢始终被人监视吗?

在使用智能汽车的这些年里每每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当诸多汽车爱好者沉迷于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一系列话题的时候,笔者总在想着“返璞归真。”也就是把车都换成没有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的车辆。能接受的所谓智能系统仅限于可以联网的车机,作用也仅限于听音乐和导航,想来这就是最好的汽车吧。

图片

为何这么说呢?

其实说来很简单,因为不喜欢被“监视”的感觉;可是智能汽车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车主!每一次和车机的对话,对导航的每一次控制,甚至每一次加减速、超车、并线甚至是压线,这些操作都会被记录进车企的后台数据库。

于是:

  • 你在哪里

  • 你去哪里

  • 你说什么

  • 你做什么

  • 你有没有“小尾巴”

这些不想被别人知道的事情都会被车企了如指掌。

那么现在要思考的问题就是隐私被车企掌握之后是否有风险,说通透一些就是车主会不会被车企“出卖。”

图片

假想

掌握车主所有数据的车企如果做以下三件事,车主会怎样?

  1. 车企将数据销售给第三方

  2. 车企自行运作车险业务

  3. 车企将数据共享给权威机构

在近两年里有一种新型违法行为备受车主关注,有一些非法公司会雇佣人员给车辆贴GPS;随后再将GPS获得的数据销售给买家。买家即可通过GPS系统获得的车辆信息对于车主进行系列违法犯罪活动。类似的非法公司已经被打掉。可是如果车企里出现类似的不法人员,其掌握的车主数据将会更加精准;如果其将数据自行使用或销售给第三方,后果将会更加严重。

图片

保险业从来都是金融业。有些汽车爱好者认为车企搞保险能够为车主减负,这就是典型的天方夜谭。可以说车企搞保险只会让车主更难,因其通过智能汽车可以精准评估车辆的风险系数;说白了就是车企通过智驾系统和智能车机,可以精准了解到车主有多少次急刹车、急加速、急转弯、压线变道、逆行、超速等驾驶行为——这些驾驶行为是第三方险企,甚至交通部门都无法获知的,毕竟道路监控不是无死角覆盖。

于是车险费用会增还是会降?

图片

相信没有多少司机的驾驶行为绝对规范,在用车过程中难免都会有一些违法驾驶行为;只不过程度并不严重,大部分也不会被记录下来。但是车企后台数据库知道这些驾驶行为,那么如果这些数据被与个人信用挂钩的话,车主的信用怕是都要重新评估了。

这就是不受监管或缺乏监管的数据带来的思考。

唯一掌握不了车主数据的角色是车主,那么车企会不会通过数据胁迫甚至出卖车主就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了。当然这样的智能汽车也不是没有优点,因其可以反向让车主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只不过在车内耳鬓厮磨时还是遮挡一下摄像头且不要发出声音为好。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