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当代艺术如何将古茶玩出新韵?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冯雨薇 记者 章咪佳

赶茶场,又叫“茶场庙庙会”,是浙江省磐安县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这项缘起于对“茶神”(晋朝名士许逊)崇拜的传统文化活动,已经延续了2000多年,即将在春节迎来庙会的“春社”(正月十五)。

从去年9月开始,磐安赶茶场非遗联创设计大赛,以“古茶新韵,文化磐安”为主题,通过当代设计,创新地展现磐安的人文魅力与自然之美,深入挖掘赶茶场的文化内涵。

1月24日,磐安赶茶场非遗联创设计大赛颁奖仪式暨交流会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举办。

图片

“磐安赶茶场非遗联创设计大赛颁奖仪式暨交流会”由中共浙江磐安县委宣传部、磐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协办,磐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古茶场位于浙江省磐安县玉山镇玉峰村(原马塘村),由茶场庙、茶场管理用房、茶场三部分组成。今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茶场,始建于宋代,是当时的榷茶(官府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卖的措施)基地,历史上一直是一处茶叶交易中心。

本次大赛以“磐安赶茶场”为核心,围绕磐安赶茶场的历史与现代应用,鼓励参赛者通过创新的视角融合传统与现代设计元素,推广磐安茶文化,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作品征集于2024年9月启动,在短短两个月间,共收到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40余所高等院校的300余件参赛作品。作品类别涵盖海报类、产品类、标志类、IP 形象设计等多个领域。大赛组委会于2024年11月16日——赶茶场活动迎大旗、祭茶神之日,在磐安进行了作品评审会,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12件作品。

一等奖作品是将传统装订技艺与大赛主题相结合设计而成的“龙鳞装磐安赶茶场”,获奖者周欣欣表示,团队希望能够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形式来呈现非遗之美,也希望可以通过设计作品让更多人知道、热爱这些瑰宝。

图片

一等奖作品《龙鳞装赶茶场》

二等奖获奖作品是一套咖啡器具,获得者沙莹通过反复的配比和制作实验,以陶瓷在烧制中自然产生的色彩与晕染效果“绘制”出具有赶茶场特征的抽象釉色。“咖啡是时下年轻人的生活符号,而陶瓷与赶茶场都是传统文化的符号,这样的结合是对非遗活化的一种探索。”

图片

二等奖作品《咖啡器具》

在颁奖仪式上,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研究馆员许林田、磐安县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张大华、磐安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陈浪浪、磐安县非遗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周琼琼、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其全和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倩为获奖作品创作者进行了现场颁奖。

随后,到场专家就本次大赛的总体情况、作品特征、社会意义等进行了交流发言,由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倩担任主持,“本次赛事从最初的筹划起就重点思考民俗类的非遗如何通过结合和转化走入当下的生活,让年轻人认识并喜爱,是非常有意义的初衷,也确实收到了许多有创意的投稿作品。”

图片

磐安县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张大华在交流环节对本次赛事和未来的设想分别提出了三点感受和三点建议:他感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感受到评审团和组织者的重视以及参赛者的踊跃;他希望未来的联创大赛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进一步深入挖掘、进一步扩大宣传。

图片

磐安县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张大华在交流会上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其全在非遗保护方面有着几十年的工作经验,他从宏观的角度为本次赛事总结了四个“有”的评价,分别是“有背景”“有基础”“有成果”和“有期待”。王其全说,像磐安这样的非遗大县与中国美术学院这样的高校合作举办的活动应该多进行、多积累,最好可以在经验之中提炼出能够肩负起中国向世界传播文化的经典案例。

图片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其全在交流会上发言

热烈的交流与探讨之后,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研究馆员许林田作总结发言,他为非遗工作提出了四点思考:要重视、发掘非遗质朴的生命力;也要注重呈现非遗创作背后的故事;除了作品要创新,创作者以及保护、宣传的方式也需要创新;非遗需要绽放出时代的光泽。

图片

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研究馆员许林田作总结发言

(文中图片均由中国美术学院提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27
高爆传奇 自动拾取 自动回收 自动合成 刀刀切割
广告高爆打金传奇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