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依水而生,因水而兴。近年来,上海坚持以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为目标,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全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目前,全市已建成2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和10个国家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改善,河湖面貌焕然一新。
2024年,本市重点推进平原河网地区高品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建成20个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点,形成了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鱼翔浅底”的上海样板,让“城水相融、人水和谐”成为上海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4年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
优秀案例展示②
青浦区夏阳街道太来村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点
基本情况
青浦区夏阳街道太来村生态清洁小流域位于沪渝高速夏阳街道段南面,域内共有河道17条段,总长13.541公里,水域面积33.17万平方米。通过都市宜居型生态清洁流域建设,统筹生态与经济共荣发展,坚持水域岸线共治、水体涵养保护、公益林建设等,为片区振兴筑牢生态底色,太来村在波光粼粼中展现勃勃生机。
典型做法
● 厚植生态基底,统筹区域发展
绿色生态是太来村的一张村庄名片。夏阳街道高位谋划,提前布局,在编制生态清洁小流域实施方案过程中,统筹实施水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等建设任务。太来村以村落水系为治理单元,以营造自然、原生态为核心目标,开展水林田系统治理,激发绿色生态底色。
● 坚持系统治理,提升流域环境
通过生态护岸建设、河道疏浚、水质净化等措施,全面提升水体环境面貌。先后对11条河道总长9.674千米进行治理,疏浚土方量58442.40立方米,新建护岸11.898千米,净化水体,打造水中森林,种植各类水生植物7.41万平方米,种植岸坡绿化1.17万平方米。从水体生态改善到流域整体水环境提升,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及以上。
● 推进污染防治,促进绿色循环
加强污染源头治理,实施化肥和化学农药减量,持续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和绿肥种植、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绿色高产面积147.3亩,推动果蔬产业规范化播种生产。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农污截污纳管,全部达标排放,生活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100%。持续推进农村“三大整治”工作,环境面貌显著提升。
● 激发产业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流域建设”“林带建设”“示范区交通线路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建设”相辅相成,通过打造古树公园、建设开放式休闲林地、抚育老青昆路沿线公益林,形成水网、林网、路网有序贯穿,用绿色吸引产业根植,用绿色绘出乡村生命力,为太来村插上梦想的翅膀。
建设成效
水清岸绿、生态宜居,夏阳街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生态清洁小流域“画板”上,秉承“治理+宜居+文明+产业+富足”理念,深度融合政、企、农三方力量,将流域建设产出的生态资源转变成资产,演变成产业,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安居乐业、乡村振兴之路。
水利处、青浦区水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