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早7时,迎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上海提篮桥监狱新岸艺术团罪犯排练着迎新春联欢晚会节目。新岸艺术团成立于1985年,已成为提篮桥监狱重要的文化改造窗口。
罪犯正在编辑1月15日出版的新年第一期《提篮桥监狱报》。创办于1981年的《提篮桥监狱报》为半月刊,已成为罪犯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罪犯在监舍门前挂上剪纸挂帘和气球,浓浓的节日气氛迎接崭新一年的到来。
罪犯认真仔细地打扫卫生。搬迁到新址的提篮桥监狱设施完善,对环境卫生也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
新年第一天,民警组织罪犯在监舍进行看电视、下象棋等娱乐活动。
搬迁后的提篮桥监狱建造布局更为合理,位于每层中心位置的楼面警务站换成了加厚玻璃窗,两侧监舍情况一目了然。
罪犯祝某某收到公安机关返还扣押财物通知后不知所措。民警了解情况后,建议他书写授权其妻子代领的《授权委托书》,并按规定帮他转交给公安机关。
罪犯张某报考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目前已经参加了2科考试,均获得了通过。
在二监区,罪犯每天上午10时、下午2时都会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的学练活动。健身养性项目是提篮桥监狱针对长刑期罪犯开展的一项教育改造措施。
罪犯在宽敞明亮的活动场地锻炼身体。这样的活动场地在原空间受限的提篮桥监狱是没有的。
提篮桥监狱在每个进出通道都设置有醒目的、形式多样的安全标语牌,时刻提醒民警在工作过程中警钟长鸣,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
“把大墙内的人改造好”“在希望中改造”“文化感召心灵”……在提篮桥监狱,处处能感受到温馨激励的话语,这也是提篮桥监狱打造文化教育改造的一项新举措。
民警在新岸文化艺术中心现场巡视。“入门是新岸,出门即新生。”2024年9月,提篮桥监狱新岸文化艺术中心正式揭牌,以更加整合、更加开放的形式来展现文化和艺术矫治的力量。
民警在新岸文化艺术中心“两报一刊”编辑部与罪犯编辑交流商讨新一年报刊内容的改革方案。
罪犯苗某在新岸文化艺术中心木雕工作室制作名为《悟•戒》的木雕作品。他说,木雕创作已成为自己服刑期间最大的收获。
在民警的帮助下,曾有绘画基础的罪犯李某被调入新岸文化艺术中心习美组,再次拿起画笔用心在“新生”画板上充填色彩。
民警与新岸艺术团成员一起打磨最新创作的原创歌曲《时间的痕迹》,罪犯在创作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旅程。
三监区民警、“明心工作室”矫治师陆从进正在对违反监规的罪犯李某进行心理矫治。2024年12月,提篮桥监狱整合多方社会力量成立了“明心工作室”,探索精神病犯和老病残犯精准有效的康复训练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1月2日,是罪犯张某刑满释放的日子。在民警的带领下,经过下楼、换衣、查验等一系列程序,迎着冬日暖阳他走出监区大门,走向自己人生新旅程。
文字:法治日报记者余东明/文 杨晋峰/图
编辑: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