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院、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延吉朝鲜族民俗园......看似没有关联的三处地点,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吉林省徐家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非遗烧雕技艺”烧制出的青砖、青瓦和泥塑砖雕作为建筑材料。
徐家窑坐落在吉林省榆树市大坡古城,生产古建筑和仿古建筑材料,是东北最大的青砖古瓦生产地。据专家对旧窑址出土的文物考证,其与大坡古城同属于辽金时代。虽然其中最古老的4座窑已不再使用,窑身也经历过无数次修葺,但窑头镌刻的“徐家窑”三个字却一直保留至今。老工匠们通过“看烟、闻味、听声、触摸窑门的温度”等古老而精妙的方法,掌控着窑火的节奏,使每一块砖瓦都能达到最佳状态。
吉林省徐家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家窑烧雕技艺第八代传承人徐强介绍:“从烧成工艺参数来说,当地的原料淤泥土,没有沙、没有石头,粘度高、透气性好,关键的参数来说,冻融性更好,最低温度可达零下四五十度,产品也没有出现质量问题。除了极高的实用价值,我们也兼顾艺术美感,设计出的如意祥云、松柏青竹、牡丹富贵、龙凤呈祥等精美砖雕图案,备受青睐市场青睐。”
徐家窑,不仅是砖瓦的制造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每一块青砖、每一片青瓦,都讲述了关于坚守、传承与创新的故事。经过时代变迁,企业不仅扛牢社会责任还不断探索创新。徐家窑从手工窑炉到现代化机器,烧制古建筑材料的时间由7天缩减至2—3小时,并且产品质量不打折扣,在材料生产环节解决了周边100名村民就业问题。
“在‘烧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中,税务部门的高效服务始终陪伴,利用电子税务局足不出户就可完成税费业务。有问题通过手机征纳平台就可以直接与税务干部对话,特别便利。”徐强表示,“非遗的传承需要多方的努力与助力,其中税务部门给力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减轻了不小的压力。自2021年起,近四年时间企业享受到了80多万元的税费减免,这笔钱我们用到了管道改造,省了不少的成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榆树市东北大鼓、榆树钱酒酿造技艺等都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榆树市税务局通过组建“非遗宣传服务团队”,梳理辖区内非遗企业种类、特点,了解非遗技艺发展与传承现状,针对非遗产业发展状态,跨区业务办理事宜,开展个性化辅导宣传。依托税收大数据,加速推进“政策找人”服务机制,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通过“线上税企互动,线下走访问需”方式,精准解决诉求,以“税心”守护非遗产业“匠心”传承。
目前,徐家窑积极探索与乡村旅游产业接轨,“村里的非遗”有了产业、有了博物馆、有了古建筑产学研综合基地。面对发展未来,徐强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古建筑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丁赫)
来源:吉林省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