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节期间,各种抢红包福利层出不穷,但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进行诈骗活动。
2.名为“五行红包”的App谎称与国家合作发放“红包”补贴,实际上要求用户提交个人敏感信息和银行卡详情以窃取用户隐私。
3.另外,“云新春”App通过多种手段叠加,设计复合型诈骗陷阱,诱导用户支付费用购买“春晚门票”并填写详细个人信息。
4.反诈专家杜伟提醒用户,不要轻信某些手机软件声称的“高额回报”或“福利补贴”,务必通过正规渠道下载App并仔细核实其真实性和合法性。
5.目前,反诈公众服务平台可以对涉诈网站、短信、号码、互联网账号等多种涉诈信息进行举报,具备“涉诈信息查询”功能。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春节快到了,各种抢红包福利在各个App层出不穷。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会趁机而动,利用人们放松警惕的心理进行诈骗活动,骗取钱财。
一个叫“五行红包”的App谎称与国家合作发放“红包”补贴,贩卖“金木水火土”五种红包,声称集齐五行红包就能提现巨额现金。而在用户进行所谓的“提现”操作过程中,App会以保障交易安全为由,要求用户提交个人敏感信息和银行卡详情,从而窃取用户隐私。
“云新春”App通过多种手段叠加,设计复合型诈骗陷阱。先是以春晚现场可领取“现金红包、扶贫补助”等为诱饵,诱导用户支付费用购买所谓的“春晚门票”。然后引导用户进入假冒的铁路、民航“出行保障”界面,继续诱骗用户购买“人身保险”填写详细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很有可能会被用于后续诈骗。这个政策信息页面还谎称“国家发放特困扶贫金”,要求用户支付“紧急办理费用”。
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技术专家杜伟表示,一旦博取了用户的信任,诈骗分子便会诱导他们下载一些小众的聊天工具,通过精心设计的话术,将自己包装成“官方正版”,并不断在公告中强调他们将提供包括“现金”“分红”“高额收益率项目”等在内的各种福利,进而诱导用户进行转账操作。
需输密码的红包:领取微信红包并不需要输入密码。遇到此类红包,请及时退出,免得造成金钱损失。
需填写个人信息的红包:这类红包在领取时,需要你输入手机号、姓名、银行卡账号等信息。这是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后台的木马病毒可以趁机窃取银行系统随机发送的手机验证码,随时转走卡里的钱。
需转发的红包:在点击此类红包后,页面提示需要转到其他微信群或分享到朋友圈才能领取。一旦遇到这种需要转发再领取的红包,需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带有诱导性转发语的红包:这类红包链接往往会包装成各种容易让人上当的形式,比如一条逼真的语音消息、邀请加群提示、“我已经领到了”等,通过各种说辞诱导用户点击。
冒充官方的红包:不法分子伪造页面内容,冒充官方,以热点事件为幌子,编造虚假“利好消息”,再以“大额红包”为诱饵,欺骗和诱导用户进行点击。
“现金红包”“AA红包”:警惕写着“送钱”“现金礼包”“AA红包”等字样的红包骗局。此类红包往往对微信AA收款界面进行略微改动,加上“送钱”“现金礼包”等字样,让用户误以为输入密码是在领红包,但实际上却是给对方转账。
反诈专家提醒用户,不要轻信某些手机软件声称的“高额回报”或“福利补贴”,务必通过正规渠道下载App,并仔细核实其真实性和合法性。遇到疑似涉诈App,应立即退出并卸载,并通过反诈公众服务平台举报。
杜伟表示:“我们诚挚呼吁并鼓励每一位遭遇过诈骗App的群众,登录反诈公众服务平台,在涉诈线索举报一栏中点击‘涉诈App’填写相关信息,详细地描述举报线索,以便于我们准确定位核查。”
目前,反诈公众服务平台可以对涉诈网站、短信、号码、互联网账号等多种涉诈信息进行举报,还具备“涉诈信息查询”功能,当浏览网页时遇到任何疑似诈骗的情况,只需登录平台,点击“涉诈信息查询”,就能快速验证其真伪。
来源:总台央视新闻、广东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