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收藏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一尺花园”指数发布,从新空间感受城市温度

所谓“第三空间”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提出来的,他把居家称为第一空间,职场为第二空间,城市中的各类咖啡店、酒吧、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称为第三空间。从2018年起,一个上海本土品牌——“一尺花园”迅速成为上海众多女性、白领和年轻群体高度认可的“第三空间”。 

图片

一尺花园

作为国内领风气之先的上海,在短短三十多年时间里,就跻身为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彻底打破了之前,人们只有 “两点一线”的生活格局。咖啡馆遍及城市各个角落,成为所有“第三空间”中最吸引人的引领者。 

“一尺花园”虽然名为咖啡馆,其实它远远超出了卖咖啡的范畴,就“一尺花园”取名理念而言,它将咖啡作为媒介,旨在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历史”和“人与文化”之间只有“一尺”之间的新型“第三空间”,无论从物业选择、还是设计风格,无论是室内装饰,还是景观布置,无论是餐饮服务还是文化构建,都创造了一种休闲空间、社交空间、商务空间和文化空间的融合。特别是过去人们眼中的许多远郊地区,自从有了“一尺花园”,立马成了“门庭若市”的网红之地。而在市中心的门店,则成为提升区域品质和调性的标杆之作。

截至去年底,“一尺花园”在上海已有38家门店,在其它20个城市还有29处门店,会员超过二百万人,今年将有更多的门店开业。 

图片

一尺花园

在上海市商业联合会支持指导下,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会同上海一尺之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研究编制了“一尺指数”。该指数旨在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换一个角度看城市”,把这种新型“第三空间”作为观察一个地区吸引力、影响力以及美誉度、知晓度和投资环境的“晴雨表”。这在全国尚属首创,并由上海市商业联合会、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共同向社会发布。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尺花园”已成为观察、比较和衡量区域吸引力、影响力、知晓度、美誉度和营商环境的“一把尺”;透过这个小空间,可以折射出不同地区的温度、品味和亲和力。 

据悉,“一尺指数”由综合指数和结构指数两部分组成。综合指数主要由客流量、营业额、消费量、关注度、好评度和成长性六个分项组成,内有14个子项,根据企业大数据平台,结合各个社交平台各类数据的年度积淀和综合处理,再通过特定的权重和算法而成。从综合指数的排名可以看出,“一尺花园”这种新型“第三空间”的出现,对区域会产生众多原先所没有的影响和变化。 

首先,城市距离由“远”变“近”了。其次,存量项目由“冷”变“热”了。再者,大众消费由“少”变“多”了。同时,辐射带动由“点”到“面”。不少镇、街道,非常看重“一尺花园”的综合效应,并借助它的带动性,将其作为吸引更多业态入驻的“链长项目”,而许多企业、项目也把该区域有没有“一尺花园”作为是否进入的重要“风向标”。

 而结构指数主要由客流结构、营业额结构、消费量结构、好评度结构、门店规模、开业时间等6个分项和34个子项构成。从结构指数的排名也可以看出,“一尺花园”客群中女性平均在70%以上,是吸引女性消费者的“黏合剂”。它也是吸引白领和年轻人的“磁力场”,客群中40岁以下占70%,白领占65%。同时它是吸引家庭消费的“好去处”。家庭消费是双休日和节假日消费的主力军,在“一尺花园”客群中,家庭消费占了45%比例,最高的达到52%。另外,“一尺花园”常常将建筑、历史、环境、文化与业态高度融合,使消费者能够常来常新,持续为区域带来流量和消费。

上海的城市建设一直遵循着: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如今,“一尺指数”的编制与发布,将成为一种测量城市温度的风向标,一个“新视角”。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