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李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日前召开2024年度工业和信息软件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去年北京市产业经济“五新”发力,其中信息软件业实现营收突破3万亿元、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突破20%的“双突破”,站稳第一大支柱产业地位。
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6成
北京市经信局经济运行处处长王德用“5个新”概括过去一年北京市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发展主要特点。
第一个“新”是新台阶,主要体现在经济贡献、规模体量、经营主体和研发创新全面迈上新台阶。
从经济贡献看,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实现增加值突破1.7万亿,占北京市GDP比重接近35%,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成。从产业规模看,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万亿,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从经营主体看,全市制造业和信息软件业新设经营主体超过1.2万家,较2023年增长56.9%,日均新设中小企业720余家。从研发创新看,新建氢能、智能检测装备、氢能通用航空3家市级创新中心,12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去年1-11月,全市大中型工业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9%,增速居各行业首位。
第二个“新”是新动能,主要体现在结构优、支撑强、后劲足和势头旺。
产业结构更优,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超过3成和4成,同比增速达14.6%和9.6%。产业支撑更强,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双引擎”实现“15%”以上增长,成为全市制造业增长的关键带动力量。发展后劲更足,工业重点产业和信息软件业投资均实现30%以上增长。投资结构向新提质,以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比重超过9成。新兴产业起势,智能算力供给超2.2万P,备案上线大模型105款、稳居全国首位。北斗信息产业链条布局完整,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一。
第三个“新”是新突破,主要体现在关键技术、标志产品和标杆场景取得全面突破。
突破了一批关键性技术,6G智简网络架构创新设计已初步告捷,搭建国际上首个通信与智能深度融合的6G试验网。涌现了一批标志性产品,在京企业自主研发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复杂地形拟人奔跑。落地了一批标杆性场景,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完成600平方公里智能化设施部署,累计测试里程超过3200万公里。
第四个“新”是新升级,主要体现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全面升级。
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累计建设5G基站13.3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61个、居全国首位。智能化升级深入推进,新增9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累计建设126家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绿色化发展全面提速,新建3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80家市级绿色工厂。
第五个“新”是新服务,主要体现在出台全新服务政策、构建全新服务体系、打造全新服务载体。
政策资金保障全面加力,市级8支政府投资基金和高精尖基金投资支持企业近180亿元,服务企业上市融资280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过万亿元。企业服务全面升级,构建“12358”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中小企业首次贷款贴息直接惠及企业近2万家,降低融资成本超过3.4亿元。专精特新企业全面突破,率先建设110家专精特新服务站,打造“五公里服务圈”。实现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突破1万家、总营收突破1万亿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千家的目标,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小巨人”第一城地位。
再打造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接下来,我们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取建设1到2家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10家市级中试平台,新创建100家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王德表示,将培育壮大现代化产业集群,再打造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我们将启动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集群万亿级规模培育,加快布局虚拟电厂、绿色智能微电网等示范场景,打造首都产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全面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能级,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制定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工作方案。提速新型基建建设,加快建成“光网之都,万兆之城”。力争建成南北两个万卡智算集群,全市智算供给规模达到4.5万P。
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10家卓越级及以上智能工厂,争取新创建1-2家“灯塔工厂”,力争新建2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花园工厂、5家美丽工厂。改造提升老旧厂房40处,支持因地制宜打造工业遗产主题公园、文化产业园和特色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汽车产业产值增幅创近十年新高
近年来,北京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2024年,北京市汽车产业实现产值约4430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创近十年新高。“今年,我们将继续推动北京市汽车产业提质升级。”北京市经信局汽车与交通产业处处长李蛟介绍,将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推进车规级芯片、高阶智驾系统、新一代动力电池等攻关,完成技术创新突破20项。推进京津冀三地整车和零部件供需对接,提升近地化零整配套水平。
系统推进打造“双智”城市,开启4.0阶段建设,加快部署智能化基础设施和新型网络设施。持续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应用场景布局,北京将协同天津、河北围绕大兴机场、京津冀汽车生态港等重点场站、重要园区开启区域示范。
建设全国最大开源技术平台
北京市信息软件业营业收入已站上3万亿元历史高位,2025年,北京市经信局将进一步推进信息软件业提质升级。北京市经信局信息化与软件服务处副处长陈雷介绍,今年将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制定并印发北京市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新增培育10家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我们将提升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经开区信创园公共服务能力,加快京津冀信创小镇建设,构建信创骨干企业矩阵和产业发展集聚区。”陈雷表示,今年将编制并印发北京市开源生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设全国最大的开源技术平台和国际开源社区。还将制定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工作方案,打造行业智能体等新产品。培育发展数据要素产业,争取大型数据央企落地,新增280家数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