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

评论

3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想跟古代“吉祥物”组团过新年吗?来恭王府博物馆打卡吧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最近,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主办的“景德镇御窑出土吉祥动物纹瓷”正在热展。文物上大量的动物纹饰,也蕴含着吉祥寓意。博物馆里过大年,今天就去恭王府,看看这些古代的“吉祥物”。

图片

鹦鹉,音同“英武”,在谐音的加持下,被古人视为瑞鸟,成为广受喜爱的宠禽,也作为装饰纹样,把吉祥寓意融进文物里。正在展出的这件“宣德青花鹦鹉折枝花果纹盘”,直径达72.3厘米,是不多见的明代景德镇御窑大器。最醒目的,就是盘心的“鹦鹉啄桃图”,契合了诗人杜甫“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这句诗,象征着生机勃勃、自在安乐。

图片

恭王府博物馆展览部主任 张艾:它反映的是一种非常安闲的舒适的,这种古人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

图片

本次吉祥动物纹瓷器特展,所选用的120件文物,均为明代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瓷器。除了宣德青花蟋蟀罐、成化天字罐、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等明代御窑珍品,更有造型奇特的“成化青花凤穿花纹鹤颈瓶”修复件,这件文物没有传世品留存,修复件成了孤品。这是因为,在明清景德镇御窑五百多年历史中,实行严格的拣选制度,符合要求的完整器被运至京城,而有瑕疵的则就地砸碎掩埋。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修复出1000多件明代御窑瓷器,拓展了人们对陶瓷品类的认知。

图片

恭王府博物馆展览部主任 张艾:瓶颈特别长,好像鹤的脖子,鹤是象征着长寿。凤穿花,就是说凤凰在牡丹之间飞翔,经常是凤穿花、龙穿花会配对,形成一种团圆吉祥的寓意。

图片

明清景德镇御窑出产的瓷器,多以吉祥纹样为装饰,是当时生活美学的重要体现。除了龙凤纹、鹦鹉纹,展览呈现的白鹭黄鹂纹、翠鸟鸳鸯纹、画眉纹、蛱蝶纹、鱼藻纹等,寓意生机盎然,或爱情美好,以及连年有余,其形象或威猛俊朗,或灵动呆萌,蕴含着古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成为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缩影。

图片

另外,展览特别设置一枚距今约580年的瓷片,供观众亲手抚摸,感知吉祥动物纹饰的魅力。恭王府博物馆提醒,展览持续至2025年3月30日,观众入馆后免费参观。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