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肥不伦墩儿,是一个胖娃娃,我妈说我长得特别像那张杨柳青年画……”在李亮节的歌曲中曾经这样唱道。
杨柳青木版年画
数百年来装扮着人们的新春
寄托了无数美好愿景
杨柳青年画始于明朝万历年间,盛于清代中叶,已有400多年历史。
它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明代雕版印刷技艺,木版套色和手工彩绘结合,呈现鲜明的色彩特征和典型的节庆气氛。
1960年,正月初四,周恩来总理视察杨柳青画店,作出了更好维护传统文化的指示。
2006年,杨柳青木版年画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前几天,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位于河西区佟楼三合里111号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是国家AAA级景区,藏于闹市深处,沉稳庄重,让人有了穿越回旧时光之感。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建于2008年,于2011年7月竣工,同年7月22日正式开放。
这座建筑面积达3535平方米的博物馆,收藏着自明代以来年画万余张,古版6400余块,在建筑规格、展品数量、馆藏丰厚上位居中国年画博物馆之首。
博物馆进门左手边展示着一幅《新年多吉庆 合家乐安然》的巨幅年画,画长八米五,高两米四。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门上贴对联、梁上挂吊钱儿,厅堂内外张灯结彩,这幅年画正是体现了当时的年俗民风。
这里共有“历史传流”、“戏曲故事”、“古版藏珍”、“仕女娃娃”、“世俗生活”、“戴齐画坊-保护发展” 6个展厅。
各展厅依照年画题材配合展览,设计了呼应年画作品的实体景观,还原了年文化的民俗民风。
馆内一大亮点,就是很多藏品此前从未与世人公开见面,其中不乏孤本藏品。
杨柳青木版年画内容丰富,宛如一部民间百科全书。博物馆内,小说、戏曲、神话传说等题材年画异彩纷呈。
走进博物馆二层, “勾描工作室”、“木刻工作室”、“水印工作室”、“彩绘工作室”、“裱画工作室”,一路看来,年画工艺流程直观生动。
代代传承的杨柳青年画
吉祥喜庆
融入时代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
在传承与创新中
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
有故事的宝子们记得私我!
想看故事的
记得来蹲~
往期回顾
喜欢就给小编点个“👍”吧
统筹:陈致宏
编辑:万彤 李钊
审核:郝培杰 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