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

评论

1

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文化中国行 | 重庆巴南小镇上演系列非遗活动迎新春

AI划重点 · 全文约1030字,阅读需3分钟

1.1月21日,重庆市巴南区西流沱小镇举办系列非遗活动迎接新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2.活动中,木洞山歌、接龙吹打、姜家舞龙等非遗表演轮番登场,展现了传统巴南民俗风情。

3.除此之外,琳琅满目的非遗集市区,如树叶画技艺、四合胡豆制作等,也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4.西流沱小镇的节日大集热闹非凡,市民们纷纷走街串巷,品尝地道美食。

5.今年春节期间,巴南区还将推出丰富多彩的新春演艺和年味新玩法,带领游客感受传统年味。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1月21日,春节临近,在重庆市巴南区西流沱小镇里游人如织,街头巷尾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木洞山歌、接龙吹打、姜家舞龙等非遗表演轮番登场,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感受传统巴南民俗风情,品尝地道美食。

图片

在节日期间,西流沱小镇迎来了众多来自各地的游客,形成了熙熙攘攘的景象;春节大集异常热闹,市民们纷纷走街串巷,老街上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氛。随着人流向前推移,道路两旁灯火辉煌,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目光,民俗游戏让人们兴致勃勃,而特色小吃更是不断挑战着人们的味蕾。

图片

在小镇的中心戏台上,唢呐独奏、川剧变脸、杂技绝活等民俗表演接连上演,吸引了现场观众和游客的目光,他们个个目不转睛,连连叫好。

图片

戏台旁,两位身着传统服装的木洞山歌传承人正在现场教授山歌唱法,悦耳动听的音乐吸引了路过的游客们纷纷驻足,纷纷加入其中,用山歌传递着新年的祝福。

图片

据介绍,木洞山歌是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山歌歌种,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巴渝独特的农耕稻作生产方式、地理环境、悠久的巴渝歌舞文化积淀给予木洞山歌丰盛的滋养,最终演化成了内容深厚丰富、形式千姿百态、规模庞大恢弘的木洞山歌。2006年,木洞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如今,木洞山歌这种从民间提炼而来的艺术形式,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近年来,巴南区通过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非遗研学营等方式推动嘹啰山歌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圈,并通过创建非遗传承基地、扩大山歌传承人队伍、编辑出版教材书籍、参加国内外交流演出等形式,让木洞山歌变成了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

图片

在巴南区,接龙吹打、姜家舞龙也是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接龙吹打奏响激昂喜庆的音乐,活灵活现的“姜家龙”在现场上下翻飞,神采飞扬,令观众赞叹不已。人们漫步在装饰一新的街道上,充满了灯饰、楹联和美食,期盼着沾染春节的喜庆氛围,祈愿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现场,不少游客专程带孩子来到西流沱,开启寒假研学旅行。孩子们不仅可以现场欣赏别开生面的非遗展演,还能参与其中,与演员们互动,体验非遗技艺。“现场观看了很多非遗表演,很精彩,感觉欢乐喜庆的‘年味儿’扑面而来。”来自北方的游客秦文珍欣喜地说。 

图片

除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表演,琳琅满目的非遗集市区,树叶画技艺、四合胡豆制作、木洞油酥鸭、重庆糖画、面塑、泥塑、木雕等非遗项目,也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前来游玩的游客纷纷拿起手机、相机,记录下浓浓的年味。在互动体验区,观众还可以参与手写春联、猜灯谜,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

图片

据了解,今年春节期间,巴南区还将采取“白+黑”模式,推出新春游园、民俗演艺、民间绝活、国风国潮、灯光演绎等丰富多彩演艺,以及应时应景的年味新玩法,带领游客寻觅人间烟火,感受传统年味,喜气洋洋欢度中国年。(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