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春节临近,国铁南昌局福州客运段在厦门北站始发的部分列车上设置了“遛娃舱”,以满足孩子们出行需求。
2.“遛娃舱”是在列车上单独开辟一个区域,进行“适儿化”改造,提供玩具和活动,如积木拼装、打卡兑奖等。
3.然而,推广“遛娃舱”的难度不小,需要充分利用餐车空闲时段,但仍可能影响到其他有用餐需求的旅客。
4.为此,家长在出行前做好准备,带上孩子喜欢的玩具和零食,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其他乘客也需多理解和包容。
5.除此之外,铁路部门可在无法设置“遛娃舱”的列车上播放儿童动画片、准备童书和玩具,满足小乘客需求。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文/土土绒
(作者土土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随着春节临近,近日,一则“高铁遛娃舱”的热搜引发网友关注。为了让孩子们开心出行,同时不影响其他旅客休息,国铁南昌局福州客运段在厦门北站始发的部分“长编组”列车上设置了“遛娃舱”。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所谓“遛娃舱”,就是在列车上单独开辟一个区域,进行“适儿化”改造,供小旅客们玩耍。其实,去年春运期间“遛娃舱”就上过热搜,同样也是国铁南昌局福州客运段厦门动车队的创意。当时,他们对餐车进行了童趣改造,赢得网友一片称赞,“太酷了”。
今年,“遛娃舱”的服务和设备升级了,铁路部门准备了更多玩具和活动,比如积木拼装、打卡兑奖,还给大家提供了读书问答、高铁课堂等内容。难怪有网友羡慕地问:“500多个月大的宝宝能去吗?”
长途出行,如何度过漫长的旅程是一个问题。对于孩子来说,这段时间就更难熬了。因为孩子生理、心理特点与成年人不同,狭小封闭的空间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适,环境的变化、与陌生人相处都可能让他们产生焦虑和恐惧。此外,他们自控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在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确实应该更多地考虑孩子的需求,通过种种方式转移注意力,安抚其情绪。
过往的舆论场中,在高铁车厢、飞机上因为孩子吵闹而引发的矛盾屡见不鲜,成为公共场所治理的一大难题。铁路部门设置“遛娃车厢”,既能让孩子们度过一段愉快的旅程,又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对于其他乘客来说,也不必再担心孩子的吵闹问题,照顾到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可以说是“多赢”。
“遛娃舱”无疑是铁路部门人性化服务、精细化服务的再升级,在春运期间,出行需求暴涨的背景下,尤其令人感到暖心。难怪有网友急切地表示:“建议全国推广”。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推广“遛娃舱”的难度恐怕不小。在运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腾出一节车厢来给孩子活动不太可能,因此铁路部门选择把餐车改造为“遛娃舱”,这充分利用了餐车的空闲时段,但是,也仍然有可能影响到其他有用餐需求的旅客。而且餐车容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容纳列车上所有的孩子,因此,解决高铁车厢内围绕孩子产生的矛盾,不能仅靠“遛娃舱”。
归根结底,在公共场所,我们还是需要多一点相互理解和换位思考,才能和谐相处。从家长来看,不妨在出行之前就做好准备,带上孩子喜欢的玩具和零食,在路上多安抚孩子,教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让他们顺利抵达目的地。
其他乘客也应多从“1米视角”看世界,对孩子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对于影响到自己的行为,尽量通过沟通解决,而不是以对立的情绪让矛盾升级。
就铁路部门来说,“遛娃舱”给孩子出行提供了更好的环境,赢得了广泛赞誉。也不妨从这一思路出发,在没有条件设置“遛娃舱”的列车上,播放儿童喜欢看的动画片,准备一些童书和玩具,由列车员提供给有需要的乘客,既不会占用出行资源,又满足了小乘客的需求。
总而言之,期待高铁“遛娃舱”给孩子们带来欢声笑语,也希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善意,温暖每一段归家路。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