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大跨步向前的一年,也是充满收获和挑战的一年。”中南智能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机器视觉及人工智能软硬件研制项目组长郭东妮表示。2024年6月,全国总工会发布《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2024年拟入选培育对象公示》,全国共有215人入围,郭东妮当选。
郭东妮致力于更多领域的机器人装上“眼睛”和“大脑”。受访者供图
“我想为更多领域的机器人装上‘眼睛’和‘大脑’。”2020年7月,郭东妮在湖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正式入职湖南中南智能。因为学校与湖南中南智能共建了一个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的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郭东妮在研一时就加入该公司实习。
实习期间,她担任一个项目的视觉主责。为了达到机器人系统代替人工的效果,除了泡在车间外,其他时间郭东妮都是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度过的。功夫不负有心人,郭东妮和团队最终完成了“水泥袋装车”机器视觉智能化升级,解决了传统模式下,水泥袋的出厂运输依靠人工劳动的问题。目前,这项技术正在全国逐步推广中。
正式入职之后,郭东妮被委以重任,为传统纺织行业研发智能验布设备系统。长期以来,布匹的瑕疵检测工作大量依赖人工,检测速度慢、准确度低,把人工智能应用到布匹检验工序,成了纺织行业智能化升级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郭东妮带领团队驻扎在离家千里之外的纺织生产现场,24小时轮流蹲守在生产线旁,一待就是好几个月,收集了数以万计的数据。终于,郭东妮团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布匹瑕疵检测系统——“ZTVT胎基无纺布自学习视觉系统”,并在全国推广运行。
2024年,对于郭东妮而言,是充满收获和挑战的一年。这一年,她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AI智能验布机第三代,并在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上亮相。“坚持研发让我对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行业一线的结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断攻克让我学会在压力中成长,对赋能‘大国重器’项目更有信心。”郭东妮表示,她将持续带领团队攻关航空航天“智慧工厂”难题,为军工项目提供智能解决方案。
入选全国首届“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对郭东妮而言,不仅如强心剂般振奋人心,更是为她的未来之路点亮了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她满怀激动地表示:“能有幸入选全国首届‘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加入到国家优秀产业工人队伍中,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新一代工程师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当目睹行业中那些为同一事业默默耕耘数十年的前辈们,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前行的道路。”
“回望2024年,我心怀感激。展望2025年,我期望自己能够沉淀下来,深耕技术,积累经验,致力于服务‘大国重器’,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为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郭东妮说。
(湖南工人报全媒体记者 申文珍 实习生 赵宇西)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