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票“加速包”其实是营销噱头?12306回应→

  自2024年12月31日春运火车票开售以来,截至2025年1月21日9时,铁路12306已累计发售春运期间车票2.35亿张。随着春运逐步迈入客流高峰,“一张车票”再度引起关注。近日,铁路12306就“抢票软件”等相关问题作出解答。

  “抢票软件”速度更快?

  “抢票软件”宣称能凭借技术优势比普通旅客“手快”、购票成功率更高,事实并非如此。“抢票软件”主要采取代购、抢票、囤票等特殊手段,如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大量12306用户账号抢票,或让旅客设置“买长乘短”“买短乘长”等方式购票。

  在12306系统风险防控措施下,“抢票软件”高频刷票等异常行为会被识别,进而被拒绝访问或放入慢速队列,直接影响购票成功率。因此,“抢票软件”宣传的成功率没有任何依据,是一种营销术。票源都在12306系统中,“抢票软件”并无票源,购票成功并无保证。

  “加速包”能加速吗?

  “抢票软件”推出的“加速包”是营销噱头,加钱并不会提高购票速度。12306系统有一整套风险防控策略,异常请求在登录、提交购票订单、提交候补订单等环节都会被识别进行延迟处理。旅客使用“抢票软件”并购买“加速包”购票成功,有两种情况:一是铁路部门增加运力或有旅客退改签,“抢票软件”通过12306候补买到票;二是“抢票软件”的个别机器访问行为侥幸逃过了风控识别,但占比很小。

  “有票”“无票”谁真谁假?

  “抢票软件”平台页面显示的余票数据,是从12306平台爬取页面信息后修改加工而成。比如12306显示某车次售罄时,“抢票软件”显示“有票”,实质是诱导旅客“买长乘短”“买短乘长”或“换座”。

  “买长乘短”需要多付费用、占用铁路运力资源,“买短乘长”、上车补票可能影响列车超员警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铁路部门将依规让相关人员下车。此外,“抢票软件”还通过推荐不合理换乘方案显示有票,易导致旅客“漏乘”。同时,“抢票软件”集中抢票后退票以满足候补需求的做法并不可行,12306候补按订单生成时间顺序兑现,且能识别异常候补需求订单并处置,不会优先满足异常候补需求。

(厦门晚报记者 洪萱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