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3

5

13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请不要佩戴簪花入场!泉州网红木偶剧团发文提醒:这会影响其他人观演体验

AI划重点 · 全文约1160字,阅读需4分钟

1.泉州市木偶剧团近日提醒观众在观看木偶戏时不要佩戴簪花,以免影响后排观众的观演体验。

2.有网友发帖称,在泉州市木偶剧院观看木偶戏时,前方观众佩戴簪花挡住了字幕,对后排观众带来很大影响。

3.泉州市木偶剧团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尽量在检票处和场内提醒佩戴簪花的观众坐得低一点,但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强制转移观众。

4.为此,泉州市木偶剧团计划在公众号发布提醒,建议喜欢佩戴簪花的观众在观看完木偶戏后再进行簪花。

5.泉州市木偶剧团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近年来在社交媒体上人气高涨,演出常常一票难求。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泉州市木偶剧院观看木偶戏的时候,前方有观众佩戴着簪花,影响后排观众的观看,相关话题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对此,1月24日,泉州市木偶剧团的工作人员在接受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会在检票处和场内尽量提醒簪花的观众,尽量坐得低一点。”而在1月22日,泉州市木偶剧团也发文提醒:“请不要佩戴簪花入场,以免影响其他观众观演体验”。

图片

前排观众佩戴簪花,影响了后排观众的观看。网络图

近日,有网友(网名为“个子不太高女士”)发帖称,好不容易抢到了泉州木偶戏的票,位置也还不错,想着能够好好欣赏木偶戏了,但随后发现前方有两位女观众佩戴着簪花,把字幕挡了个严严实实,对后面的观众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上游新闻记者在该帖子回复区发现,不少网友也表达了相同的感受,“我们上次去也遇到了,很无语”“去年同样遇到了,虽然她往下坐,但依旧挡了80%的视线”“去过的都懂,簪花前面一坐,后面都别看了”“不能更赞同了,还一直动来动去。

“这种情况我们也有关注到,但我们只能口头上去建议,比如说在检票口或者场内,我们只能去提醒佩戴簪花的观众,尽量坐得低一点。”针对网友的反映,1月24日,上游新闻记者致电泉州市木偶剧团,工作人员回复称:“有些时候,有观众会希望我们能够把佩戴簪花的观众转移到最后一排,但是这些观众本身买的比较靠前的票,我们无法把她们转移到别的座位,我们只能做到提醒的义务,后续,我们可能会在公众号发个提醒,提醒喜欢佩戴簪花的观众,尽量在观看完木偶戏之后,再去簪花,因为簪花也是很受欢迎的。”

上游新闻记者发现,1月22日,泉州市木偶剧团曾在小红书账号上发出“演出购票友情提示”,其中的第六条提醒为“请不要佩戴簪花入场,以免影响其他观众观演体验”。对于这份提醒,泉州市木偶剧团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应该是我同事发的,之前我们也有商量过要发一个类似的提醒。”

图片

泉州市木偶剧团发出的演出购票友情提示。网络截图

在网上,不少网友都表示,泉州木偶戏的票很难买到。“票确实非常难抢,春节期间的票,我们基本都放出来了。”泉州市木偶剧团工作人员提醒:“年前的话,我们的演出会演到今天(1月24日)晚上,然后会稍微休息几天。年后的话,我们从初一开演。”

图片

2024年9月12日,福建泉州,泉州木偶剧团的青年演员在演绎提线木偶戏《元宵乐》。 视觉中国

据泉州市木偶剧团网站介绍,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含“压脚鼓”“钲锣”等古老稀有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同时形成了一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及制作工艺。

上游新闻记者查询发现,2006年5月20日,泉州提线木偶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有一千多年不间断传承历史的泉州木偶戏近年来在社交媒体上人气高涨,演出常常一票难求。

上游新闻记者 杨四海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12
猪洞出麻痹,祖玛刷天尊,秘境爆开天,三把开天合火龙!
广告帝王打金高爆
了解详情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