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埇桥区:胡萝卜收获好“丰”景

近日,埇桥区益人蔬菜种植农场在符离镇符北村王闸自然村种植的胡萝卜迎来丰收,50余名工人顺着田垄采挖胡萝卜。“这一块种植的是市农科院试种推广的‘皖参6号’,技术条件成熟、适合宿州本地种植,亩产1万斤左右。”看着一根根色泽鲜艳、形态饱满的胡萝卜破土而出,农场负责人张鹏满脸洋溢着喜悦之情。

“在市农科院和种植农场的合作中,市农科院提供科学的田间管理和相关技术支持,种植农场提供部分土地用于胡萝卜优良品种筛选。”市农科院基地管理科科长李成江介绍,种植农场在王闸自然村流转土地并种植了100余亩胡萝卜,其中12亩为试验田,试种中国农科院培育的326份胡萝卜杂交后代。

据了解,市农科院科研人员会在杂交后代种植后进行跟踪观察,在每年10月的上苗期观察幼苗抗病性、长势是否正常;11月上中旬进行田间考察,观察种根条形、光滑度、长度等性状;在收割期对收获的胡萝卜进行总体田间评价,判断试种品种是否适合推广种植。“本次试种的杂交后代中,‘24H195’和‘24H196’性状良好,符合本地种植条件。”李成江告诉记者,市农科院和中国农科院合作试种的胡萝卜新品种中,除了“皖参6号”外,还有“中誉185”等优秀品种已经在宿州本地推广,目前与萧县部分合作社合作种植100亩左右。

“与市农科院的合作帮助农场实现胡萝卜丰收,种植农场增加利润的同时也积极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张鹏说,最多时可吸纳60余人在此务工。

“顺着田垄把胡萝卜拔出来就给55元,我一天能拔4趟,一天的工资能有220元。”村民翟正秀高兴地说,马上就要过年了,趁着冬日农闲,来农场务工,既能顾家还有钱挣,十几天下来挣的钱足够置办年货了。(夏冕)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1
猪洞出麻痹,祖玛刷天尊,秘境爆开天,三把开天合火龙!
广告金蛇打金高爆服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