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留下“带不走的队伍”!这位东大人,“燕”过留声!

2023年7月17日,中组部第十一批援疆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袁春燕主任医师从“六朝古都”南京,远赴“亚心之都”乌鲁木齐,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人民医院(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担任党委委员、副院长。



图片


中大医院迎接援疆专家袁春燕(右四)、

杨从山(右三)回宁


2025年1月16日,袁春燕主任医师结束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载誉归宁。一年半时间,袁春燕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援疆为什么?援疆做什么?援疆留什么?”的时代之问。

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位情系新疆妇儿健康的援疆专家这一年半的足迹……


01.


援疆是一场双向奔赴


图片


“不来新疆不知道新疆有多大”,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边境线5600多公里,也是“一带一路”核心区。经过十天的封闭式培训,通过学习,袁春燕逐渐认识到,很多知识都是自己平时没有关注的,这让她真正体会到新疆的特殊性,提高了思想认识,坚定了援疆的初心


图片


袁春燕工作的单位是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负责全疆妇幼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援疆兴疆稳疆,重在基层”,这也给她的援疆工作指明了方向。

袁春燕说,援疆是她人生中的双向奔赴。初到医院,她被同事们身上散发的职业精神和执着精神所打动,她也把全新的诊疗理念、先进的诊疗技术和全新的规范与制度分享给团队,做好“传帮带”,带领年轻团队一起做科研,使妇产科临床诊疗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从而对全疆妇幼保健工作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


02.


实现“0”的突破

妇产科专科联盟,同质化管理


图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业务能力相对较弱,袁春燕初到快速投入工作,规范疾病诊疗,优化服务流程,推行标准化教学查房;联动后方医院开展远程诊疗,参加中大医院的业务学习,同质化学习和管理;为提升病历内涵,袁春燕做到床边带教,翻阅病历,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把十八项核心制度贯穿到每一个医疗诊治过程。在她的推动下,2023年10月,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成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联盟—理事单位”,对妇科、重症医学诊疗能力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成立郁金香俱乐部

图片

成立新疆首个更年期俱乐部


 在袁春燕的全力推动下,2023年10月18日,自治区第八人民医院成立了新疆首个更年期俱乐部——郁金香俱乐部,使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在健康路上优雅前行。对于临床上遇到的疑难问题,形成多学科会诊机制。


成立产科,诞生第一位宝宝

图片
图片

袁春燕在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手把手指导手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业务能力相对较弱,没有产科,开展工作较困难。一年时间,袁春燕与其他援疆专家一起参与产科筹建,从产房选址到设计再到运行流程、规范、病历书写系统、人员培训、迎接验收等全过程。2024年8月28日,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产科迎来了第一个新生宝宝,实现了“0”的突破。


筹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是三级专科医院,计划三年创建三甲妇幼保健院,这对袁春燕来说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她只能稳扎稳打,与大家共同梳理并核对每个条款的目录和支撑材料,成立并修订14个委员会、制定委员会运行机制、确定日报数据归口科室、组织编写《妇幼保健相关的法律法规》、《自治区三甲妇幼保健院应知应会》,指导各专业组编著临床诊疗规范


图片

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牵头开展培训班


科教人才工作多点开花

来疆以后,袁春燕通过与专科联盟结对成立,多次邀请有经验的研究人员,传授科研项目的立项方法,然后定目标、下任务。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获批省级继续教育18项,国家级继续教育2项。袁春燕申报成功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

通过与东南大学的对接,推荐并成功获批东南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三名,成功推荐各专业委员会人选,2023年19人,2024年57人。对全疆进行生殖健康技术服务业务骨干培训100余人,2023年-2024年外出培训58人,组织院内培训36场、1773人次,技能培训35场、720人次。


03.


留下带不走的队伍


图片


袁春燕在塔县义诊


在新疆援助一年多时间,袁春燕义诊的足迹踏遍全疆14个地州。新疆是多民族聚居、文化习俗独特、地域辽阔,袁春燕2023年行程24317公里,2024年行程23300余公里。

谈到最难忘的一次义诊,袁春燕回忆道:“在塔县妇幼保健院,这里缺医少药,条件艰苦,一大早妇幼专干就召集义诊群众,看到很多人聚集,感受到我们此行的价值。义诊房间只有条桌,空板床,我们忍着严重的高原反应,自己动手,选找妇科检查器械和耗材。没有屏风,爬上桌子,卸下窗帘,长度不够,用随身穿的防晒服接上;自制枕头,上面裹上一次性检查单;没有床单,连接一次性的检查单……部分就诊者,由于语言不通,沟通困难,志愿者主动协助翻译,看着她们一个个渴望的眼神,我也忘记高原反应的不适。”袁春燕在塔县义诊现场拍摄的照片,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系统2024年“辉煌祖国 美丽新疆“摄影大赛二等奖,也给她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图片

中大医院与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每周

组织线上学习会


在援助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袁春燕同时帮扶其他基层妇幼保健院,采用“师带徒、手把手培训、指导、教学”等方式,帮扶了14个地州的妇幼保健院,切实地提高了他们的医疗水平。在塔城地区义诊之际,袁春燕受聘“塔城地区妇幼保健院客座专家”,在离疆之际,真正能够留下多支带不走的队伍


这一年半时间里,多名东南大学师生参与两地学术交流和共建活动,联动新疆专家共同参与学术研讨,培养人才。中大医院团队通过“红色丝路 医路同行 沐风栉雨 苏新比邻”,开展专题讲座、义诊、座谈。为更好的加强联系和加大帮扶力度,签署了长期合作的妇产科联盟单位协议书,两家单位成为党建共建单位;挂牌“东南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与东南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培的博士研究生成功申报省创课题1项,目前在新疆进行科学研究。


袁春燕说

“援疆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

提升了我的境界

锻炼了我的能力

这份质朴的情感、珍贵的收获

并不会因为援疆结束而终止

从此新疆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今后无论我身在何处

我都竭尽所能支持新疆。

祝愿新疆的明天更加美好!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来源|中大医院发布

责编|顾盟 杨晴晴

校对|温晋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