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模力”浪潮涌动,这个生态集聚区不简单 | 山东新升势④

图片

输入主题和风格,大模型就能运用生成式AI技术,迅速生成一张既美观又富有创意的海报;医生输入患者的病历信息,大模型就能运用深度学习技术,辅助诊断并提供初步的治疗方案;在自动驾驶领域,大模型可以快速识别路况,运用机器视觉和强化学习技术,规划最优路线……不知不觉间,大模型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身边各个领域。

2024年,山东省重点监测范围内大模型企业达到124家,实现大模型业务收入突破30亿元。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突破大模型等核心技术瓶颈,打造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齐鲁大地迎来一股“模力”浪潮。

图片

算力支撑,大模型赋能百业

临近年关,济南一家银行客户激增,业务需求繁杂。如果遇到复杂问题,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反复查找资料,花更多的时间进行解答。

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以下简称“济南超算”)依托自主研发的“灵犀大模型”,针对这家银行业务需求进行了优化,为其量身定制了“金融大模型”。如今面对客户的各种疑问,即便是复杂的投资理财建议,或是公司金融服务的政策条款,工作人员也能借助大模型在短时间内提供准确、易懂的答案。

图片

这只是大模型应用的一个简单场景。2024年,济南超算发布了包括智匠工业大模型、扁仓中医大模型、知风大模型、灵犀行业大模型等在内的系列大模型,应用场景涵盖工业检测、医疗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金融等领域。

济南超算依托“山东算网”汇聚的强大算力资源,为大模型的研发提供了算力底座支撑。“大模型就像是一辆超级跑车,而济南超算的强大算力就是它的‘发动机’。”山东省人大代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任王英龙表示。

图片

算力是如何支撑大模型训练的呢?王英龙告诉新黄河记者,通常训练一个大模型,需要处理上百万甚至上亿条数据,依托山东算网的强大算力,便能够应对大模型训练的复杂任务。大模型的训练,不仅要求计算速度快,训练数据还需高效流转至数据中心,因此,济南超算依托山东算网的数据智能流转和无损长距传输技术搭建了模型训练的“高速公路”,让模型训练时需要的数据快速传递,减少等待时间。

在模型训练的不同阶段,算力的需求也不一样,济南超算就像一个“加油站”,通过异构资源的统一调度技术,根据需求动态分配算力资源,让资源利用更高效。此外,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用户也无需自建算力设施,通过山东算网平台即可快速接入超算资源完成大模型的训练与应用开发。

“百模共舞”,大模型产品“百花齐放”

不久前,赛迪顾问正式发布《2024大模型安全能力测评报告》,浪潮云打造的海若大模型凭借在大模型安全领域的卓越实力,位居2024大模型安全能力测评第一位。

图片

“聚焦政府、交通、应急等行业,我们依托海若智能体生态伙伴,以海若大模型强大的基础模型能力为底座,面向水利、烟草等行业共同开发打造了300余个行业大模型场景,位居中国行业大模型市场第一位,帮助行业用户解决行业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难题。”浪潮云总经理助理陈尧介绍。

图片

在山东浪潮海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萍看来,大模型产业发展趋势正朝着推动各行业与应用深度融合、加速智能化转型的方向迈进。“ 可以预见,未来智能体的采用率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将逐步取代SaaS(软件运营服务),成为行业应用的全新入口,重塑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模式。”尹萍说。

新黄河记者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2024年,山东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测评的大模型产品已经达到176个,其中基础级大模型10个、行业级大模型115个、场景级大模型51个,浪潮海若大模型、壹点天玑大模型、元法大模型、浪潮知业大模型9个生成式大模型已通过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图片

为加快推动大模型产业发展,2024年6月,山东省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目前,济南市拥有各类大模型企业58家、占全省46.8%,培育招引浪潮海若大模型、云鼎矿山大模型、国数智搜大模型等一批代表性产品。青岛市拥有各类大模型企业30家、占全省24.2%,培育招引国实瀚海星云大模型、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等一批代表性产品。淄博、烟台、东营等地也在加快大模型产业的发展。

“山东的大模型产业呈现出‘百模共舞’、产品布局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产业推进处处长孙志强说,“从区域分布看,山东大模型产业呈现出‘双核引领、多点支撑’发展格局。”

链条完备,产业集聚加速

山东的大模型产业发展仍在加速。

2024年7月,中移齐鲁创新院揭牌。这是一个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建好这一平台也写入了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图片

“中移齐鲁创新院以算力网络、人工智能、数据要素为发展方向,围绕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等重点应用场景,推动大模型、大数据成果应用快速落地,打造‘立足济南,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新型研发机构。”中移齐鲁创新院郑晓莉介绍,基于中国移动“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芯合”跨架构算力原生平台和数联网DSSN平台,中移齐鲁创新院打造了“芯合”人工智能训推基地、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形成山东省新质生产力核心布局,助力打造立足山东,面向全国的产业集群。

济南超算也在谋划济南大模型创新工场重大产业生态项目。“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的建设将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一个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比如,在集聚区内,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获得超算算力支持,快速验证技术和商业模式。”王英龙表示。

尹萍也认为,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建设意义重大。尤其是在产业带动方面,以大模型为核心,带动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上下游产业形成集群,衍生出更多新兴业态,创造大量经济价值。

如今,山东省大模型产业已形成相对完备的产业链条,并获批建设济南—青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产业生态不断集聚。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省内外大模型企业也加快向山东省产业领域落地布局,山东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我们将聚力打造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积极打造一批大模型训练基地,支持济南、青岛等地打造模数空间,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数字楼宇、数字园区。”孙志强说。

这股“模力”浪潮,将为山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新动力。

记者:曹茜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杨荷放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