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作家网特别开设“短长书”专栏,邀请读者以书信体的方式对话文学新作。“短长书”愿从作品本身出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愿从对话中触及当下的文学症候,既可寻美、也可求疵。纸短情长,我们希望以此形式就文学现场做出细读,以具体可感的真诚探讨文学的真问题。
“黄昏红霞,无雨烧茶”,是浙江的一句俗谚。东君从中撷取出“无雨烧茶”四字,作为小说集的题名。烟雨,新茶,悠长的老巷,从前的河流,三官爷,唱词先生,陶庵的旧书,秋鹿家的灯……东君的小说在当下是特别的,如一条闹市中通往静山的小路,平却不窄,朴素中见真章。“短长书”第16期,批评家孙良好与学生何锦顶在师生对话中,重温东君的风格笔致,《无雨烧茶》里那一片看不见的雨檐下,作者怀旧但不恋旧的心境,以及“苦心经营的随便”。
——栏目主持人:陈泽宇
本期讨论
《无雨烧茶》,东君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
“美人姓董,先生姓杨”“为张晚风点灯”“山雨”“门外的青山”“秋鹿家的灯”“犹在夜航船上”“在陶庵”“去佛罗伦萨晒太阳”“赠卫八处士”“我们在守灵室喝下午茶”,《无雨烧茶》里的十篇小说题目连缀在一起,就仿佛是笔上江南,氤氲弥漫,云雾不绝。
这十个隐没于烟火日常的故事里,有一座南方老城的前世今生。
老城区这一带的房屋拆的拆,迁的迁,一座供奉着三官爷的老宅依旧孤零零地留着;北大街老巷的尽头是秋鹿家,在每一个男孩的记忆中,秋鹿总是跟某个夏日、某条悠长的巷子联系在一起;旧书店“陶庵”像一只灰色的猫,蜷伏于老城区一隅,如今,“陶庵三老”中年纪最轻的林老先生也走了。摆腥气摊的老人、唱鼓词的先生、旧城改造指挥部的公务员、不相信宿命的中学物理老师……远远近近的杂谈声隐伏在街头巷尾,聚拢无因,飘散无着。
作者简介
东君,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及诗与随笔。结集作品有《东瓯小史》《某年某月某先生》《子虚先生在乌有乡》《徒然先生穿过北冰洋》《立鱼》《面孔》等,另著有长篇小说《浮世三记》《树巢》。曾获郁达夫小说奖、《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十月文学奖等。
短长书
何锦顶
何锦顶,温州大学2023届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孙良好教授。在读期间为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课题、浙江省教育厅项目、温州市重点社科哲项目组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共3项,于《上海文化》《新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关于东君的研究性文章多篇,现居杭州。
孙良好
孙良好,笔名凯风,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兼任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曾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文学批评》《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建筑·抒情·栖居大地——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三维世界》《文学的温州——温籍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等。
编辑:刘 雅
二审:张俊平
三审:王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