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康劲 通讯员 强科 张健健 何攀科
春节的脚步渐近,年味也悄然弥漫。穿行于甘肃省白银市境内红会铁路支线上的7515/7516 次“慢火车”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迎春 福载归程”活动于1月18日温情上演,为旅客们的返乡之旅增添了别样的温馨与韵味。
7515/7516次“慢火车”从包兰铁路白银西站始发,终至白银市平川区长征站,单程94公里,全程票价11.5元。在往昔交通不便的岁月里,它宛如一条纽带,是沿线群众连接外界的主要通道。2025年伊始,这趟运行了30余载的“慢火车”,对既有车体进行了更换升级,彻底告别了列车冬季取暖和热水供应依靠锅炉,带来出行的新体验。
11时10分,列车缓缓驶离白银西站。伴随着一阵欢快激昂的开场锣鼓声,活灵活现的舞狮表演闪亮登场,时而摇头摆尾,时而直立起身,时而憨态可掬,引得车厢内旅客们纷纷鼓掌喝彩,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舞狮表演余韵未消,一阵悠扬婉转的白银曲子戏在车厢内悠然开演。演员们身着色彩斑斓的传统戏服,妆容精致细腻,以富有韵味的唱腔,将一个个经典故事娓娓道来。当《武当神钟》的旋律奏响,那独特的唱腔、美妙的旋律瞬间抓住了旅客们的心,他们不由自主地轻轻打着节拍,沉浸在这熟悉而动人的旋律中。
白银曲子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浓厚的家乡情感和地域特色,表演老师陶明芳难掩激动地说:“我唱曲子戏一辈子了,各种舞台上我都唱过,在这‘慢火车’上还是头一遭,这趟‘慢火车’就像一个流动的文化驿站,让乘客在旅途中感受到非遗的神奇魅力。”
在车厢的另一头,剪纸艺术展示区同样人气爆棚。白银区非遗剪纸传承人李桂莲双手如飞,熟练地翻转折叠纸张,不一会儿,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便呈现在旅客眼前,形态各异的生肖、寓意吉祥的福字、生动有趣的民俗场景等无不栩栩如生。小朋友们更是被深深吸引,纷纷围上前去,有的好奇地询问剪纸技巧,有的则迫不及待地拿起剪刀,尝试剪出自己心中的图案,感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兰州局集团公司兰州车务段团委书记李娜介绍道:“今年是春节成功申遗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组织团员青年积极行动,邀请到白银曲子戏、剪纸非遗传承人到7515次列车上,给旅客朋友们带来一场传统文化盛宴,将非遗文化融入春运旅途,让返乡的乘客在旅途中感受到家乡文化的温暖与魅力,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除此之外,“年俗对对碰”知识问答、“年韵”文艺表演等一系列趣味活动也精彩上演。旅客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抢答。铁路青年们则为乘客送上福字、对联、手提灯笼、蛇玩偶等精美小礼品,整个列车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之中。
旅客陈女士兴奋地说:“我常坐这趟车回家,今年过年的氛围格外浓厚,有曲子戏和剪纸相伴,让我深切感受到最美的风景就在回家的路上,更不要错过爱你的人。”
列车缓缓前行,窗外风景不断变换,而车厢内的非遗魅力与温暖始终伴随着归乡旅程。7515/7516次“慢火车”在这个冬日,成为传承非遗文化、传递新春祝福的流动载体,让每一位旅客都带着满满的幸福与文化滋养,踏上福载归程的团圆之路。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