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主板评测:接口多而全,快拆全覆盖

AI划重点 · 全文约4638字,阅读需14分钟

1.微星推出了高端ATX主板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具有44条PCIe通道和USB 4接口。

2.该主板采用白色PCB加银白色金属装甲设计,具有优秀的扩展性和安装便利性。

3.此外,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的后置接口数量和速度都更高,满足高端玩家的需求。

4.在性能方面,该主板支持PBO超频和AMD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提供丰富的超频选项。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前段时间我们已经带来了微星MPG B850 EDGE TI WIFI刀锋 钛的评测,今天呢我们就更进一步,来看看最顶的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表现如何。因为这两块都是EDGE TI刀锋 钛系列的ATX大板,在外观上难免有相似之处,所以在公布规格表之前我们先说说X870E和B850的异同。
图片
由于X870E是由两颗Prom21芯片组成,所以它拥有最多的可用PCIe通道,总数可达44条(CPU:24 + 芯片组:20),同时CPU直出的PCIe 5.0也能以全速的状态呈现。另外,USB 4在X870E上是标配,而B850上是可选项。至于不少厂商会把B580的首个PCIe x16插槽也做成PCIe 5.0规格这回事,就属于另外讨论的话题了。
图片

规格表

图片
图片

主板介绍

外观设计

和我们早前评测过的微星MPG B850 EDGE TI WIFI刀锋 钛一样,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也是采用了白色PCB加银白色金属装甲这样一套白得很彻底的设计,能很好地跟白色机箱相容。
图片
左侧装甲上的微星龙徽非常显眼,在靠近后置I/O的一边,微星还加入了一条透明磨砂的塑料条带,丰富了整个组件的观感,毕竟毛玻璃效果也是现时操作系统爱用的特效之一。再加上内藏的灯带和MSI Center提供的多种灯效,表现力相当足够。
图片
从这个角度还能看见供电区域散热模块的热管
主板的下半部分几乎被银白色装甲覆盖。由于定位更高,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的主板覆盖面积是更大的,像声卡区域也覆盖了装甲。其中首条M.2槽位和芯片组装甲更是加入了镜面组件,显得分外精致。中间最大的一块M.2装甲虽说装机时会被显卡挡住不少,但微星也是给它设计了个分为巨大的EDGE LOGO。
图片

PCIe和M.2插槽

接下来就要掀开装甲,逐一看看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的插槽本体。所有装甲都是快拆设计的,向右一推即可解锁,至于插槽的固定螺丝也是如此。基本没有用到螺丝刀的机会,很方便。
图片
头两条M.2都是CPU直出的,它们最高支持PCIe 5.0 x4;剩下的两条则是芯片组负责的,支持PCIe 4.0 x4。兼容规格方面,第一条M.2最高能支持22110规格的SSD,而剩下的最高支持2280。
需要说明一下,如果你用的是锐龙8000系列处理器,那头两条M.2会受到影响:第一条降速至PCIe 4.0 x4,第二条就直接不能用了。一般来说,还是锐龙9000/7000更配这块主板。
图片
PCIe插槽方面。第一个插槽毫无疑问是来自CPU的PCIe 5.0 x16(如果你用的是锐龙9000/7000),金属装甲加固和快拆按钮的加入证明了它的重要性。微星的快拆按钮是这一代主板(英特尔800/AMD 800系列)才开始亮相的新设计,和别家的有些不同,它这个按钮是切换式设计的,上面还有个小窗提示着目前的状态。
图片
金属加固的PCIe插槽
图片
快拆按钮
剩下两条从芯片组引出的PCIe插槽规格上做到了x16,安装兼容性是拉满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条是PCIe 3.0 x1且没有锁定结构,第三条才是PCIe 4.0 x4。
图片

板载接口

先从简单的风扇/水泵和RGB插座开始说起。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共有6个机箱风扇接口,算上CPU风扇和水泵的话就是8个了。5V ARGB接口则是3个,顶1底2的布局。12V RGB是1个,也在底部。就数量而言是相当充足。
图片
上半部分
图片
下半部分
当然,Ez Conn接口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身上的这个Ez Conn接口在主板24-pin接口的左侧,它是11针设计,可引出5V ARGB、4-pin风扇和USB 2.0接口各一个,是个非常有用的设计。
图片
接下来是USB和SATA。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的前面板USB和SATA接口都藏于芯片组装甲下方。从左到右分别是2个USB 5Gbps Type-A插座,4个SATA 6Gbps和1个USB 20Gbps Type-C。
图片
剩下的两个USB 2.0位于底部,和风扇接口紧挨着。而它左侧的是8-pin PCIe辅助供电接口,它用于支持PCIe插槽,微星表示这个接口可以更好地支持多显卡系统和未来的高端显卡。我们在早前的微星MPG X870E CARBON WIFI 暗黑主板评测里面已经测试过这个接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这篇评测《微星MPG X870E CARBON WIFI 暗黑主板评测:虽为高端,胜似旗舰》。
图片

后置接口

和早前评测过的微星MPG B850 EDGE TI WIFI刀锋 钛相比,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的后置接口无论从数量和速度都高上一个级别。就以USB 4(40 5Gbps)为例,这块主板一共有两个,剩下的一个是10Gbps。而USB 10Gbps Type-A则有5个,USB 2.0有4个。
图片
从前面的微星主板评测可以看出,这一代主板的网络都获得了升级。5G有线网口和Wi-Fi 7确实是重视速度的配置。这块网卡是高通的QCNCM865,大家应该在我们之前的微星X870E主板评测中见过它了。
图片

主板拆解

概览

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的布局和微星MPG B850 EDGE TI WIFI刀锋 钛相比大体上是一致的,不过右下角的两颗Prom21和左上角的USB 4控制器突出了其更为高端的定位。为了给多出来的Prom21让位置,CMOS电池被放到了后置I/O区域。
图片
图片

14 + 2 + 1相供电

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的供电是14 + 2 + 1的配置。主控芯片是MPS MP2857。用于Vcore和SoC的MOSFET也是来自MPS的 MP87670,可输出80A。至于MISC的MOSFET是AOS AOZ5516QI,输出电流为55A,而旁边的Richtek RT3672EE是MISC供电控制器。
图片
MPS MP87670
图片
AOS AOZ5516QI和右上方的Richtek RT3672EE

其他IC

虽说是其他IC但这部分基本就是后置I/O对应的芯片了。丝印为IT8857FN的芯片是来自ITE的USB Type-C PD 3.0控制器。瑞昱RTD2151应该是一颗HDMI Retiming Buffer。左边那一颗面积甚大的就是USB 4控制器了,是祥硕科技的ASM4242,称得上是每一块X870E上都会有的组件。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ASM4242的热量,微星还特意给它安排了一块散热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再往下一点就是瑞昱RTL8126 5G网卡还有ALC4080声卡这些了,大家直接看图就好。
图片
图片

测试部分

测试平台

图片

全新Click BIOS X

得到全新设计的Click BIOS X在外观上可以说是焕然一新,紫红色的主题可以说是很好地表现了MPG系列的高性能属性。新的BIOS对高分辨率屏幕适配不错,无论是图标还是字体都足够锐利,不像以前那样有种复古感。
图片
布局上,新EZ Mode虽然仅有一页,但已经囊括了玩家日常需要用到的设置和数据面板,像PBO设置、Memory Try It!这些能直接在EZ Mode开启。最顶上的一排图标是M-Flash、风扇调速等常用工具,底下那一排图标则跟启动顺序有关。全程支持鼠标操作。
图片
Advanced Mode的布局也得到了重新安排,变成主菜单 + 操作面板 + 信息面板的三列式了。至于菜单里面的选项倒还是继承传统,一直在用微星主板的老玩家们不必担心找不到一些经典的选项。
图片
在中间面板进行操作时,最左侧的菜单栏会仅显示MPG,只有在鼠标移动到菜单栏区域或者按ESC键时才显示主菜单。我一开始不太懂为什么这样设计,不过多次操作后会发现这种设计对于防误触是很有帮助的。
图片

内存超频

微星在内存超频方面新增了两个比较重要的功能,一个是Optimized Platform Profile功能,另一个则是Latency Killer延迟杀手和Memory Timing Preset功能。其中Optimized Platform Profile功能是主板识别出插入内存为验证过的产品后(如图中的海力士颗粒),BIOS就会给出对应的超频推荐方案。不过这功能和EXPO是互斥的,如果你选择了Optimized Platform Profile,EXPO的选项就会变灰不能用了,反之亦然。测试下来感觉它跟EXPO这种配置文件大概是差不多定位的。
图片
而Latency Killer延迟杀手在开启后会自动帮用户降低内存延迟;而Memory Timing Preset为一个方便调参的功能,需要先开启High-Efficiency Mode高效模式后才能看到,点开后我们可以看到五个选项,最上方是Auto自动挡,下面四个按调参激进程度排序依次是Relax,Balance,Tighter,Tightest。我们测试了Balance和Tightest两个模式。综合来看Latency Killer开启加Memory Timing Preset的Balance档能达到速度和延迟的平衡。而Auto档实际等于关闭,这点看单开Latency Killer时的结果就知道了。
图片
图片
DDR5-6000 EXPO
图片
DDR5-6000 EXPO,Latency Killer + Memory Timing Preset

不同的性能模式和CPU供电能力测试

AMD的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是一种轻松简单的超频方式,除了基本的允许和禁止(Auto挡的本质其实是禁止)外,微星还加入了非常丰富的方案选择,比如侧重于性能提升的Enhanced Mode和更为激进的Enhanced Mode Boost模式,还有兼顾散热的Set Thermal Point模式。另外,如果你在EZ Mode直接点亮Game Boost开关的话,又会变成特定的Advanced模式,其中PBO Limits为Motherboard,曲线优化器为全核心Negative 5。
图片
EZ Mode中的Game Boost开关会对PBO作如下设置
这样洋洋洒洒一大堆的确实有点复杂,因此还是让我们直接进入Cinebench R23测试和AIDA 64 Stress FPU 15分钟烤机测试的结果,一边展示一边说明好了。
图片
可以看到随着PBO模式的逐步增强,被测的这款锐龙9 9950X的多核性能分数也逐步升高。在Cinebench R23测试里面,我们最高能开到PBO Enhanced Mode 3,但是PBO Enhanced Mode Boost 1就不行了。当然,这跟处理器体质和散热器等因素都有关,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选择。毕竟微星只是提供了一个方便的预设方案而已,换作是Advanced模式下的手动调校,一下子把某个参数拉得太狠是不行的。
图片
而AIDA 64 Stress FPU烤机测试中,我们最高能开到PBO Enhanced Mode 2,可以看到PBO一开,温度、功耗和频率都是齐齐升高。从数据综合来看,个人认为PBO Enhanced Mode 2在处理器的性能提升和系统温度控制这块刚好处于一个不错的水平。而就跟前面所说的那样,如果你的处理器和散热配置能够在更激进的模式下稳定运行的话,那尽量开高一点也没啥问题。

总结

其实从动笔开始,再到测试的过程中,我会经常把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跟我们早前评测过的另一块刀锋 钛主板——也就是MPG B850 EDGE TI WIFI刀锋 钛作对比。不得不承认虽然它们在芯片组上差了一个等级,但是相同之处还挺多,比如说网络配置、CPU出的PCIe分配上面。
图片
而作为更高一级的主板,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的优势首先在扩展性上面,这点看后置I/O就知道了:两个USB4提供了高速的连接,而USB Type-A接口的数量更是丰富。同时,X870E芯片组所提供的两个M.2均是PCIe 4.0 x4。其次就是安装便利性程度和性能这些方面,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的加料是比较多的。M.2装甲兼固定螺丝全快拆这个设计我想应该人人都喜欢。覆盖面积更广的金属装甲,以及CPU供电区域散热模块的热管也易见其定位于要求更高的玩家。虽说AMD处理器不挑主板,但是预算足够的话,微星MPG X870E EDGE TI WIFI刀锋 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随时查看最新天梯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