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2

3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预计连亏3年,这家上市公司全体高管自愿降薪20%!

AI划重点 · 全文约1462字,阅读需5分钟

1.正业科技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9亿元至2.35亿元,连续三个年度净利润亏损。

2.为表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及与公司共同进退的决心,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及全体高级管理人员自愿降薪20%。

3.降薪自本月起生效,持续至公司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后终止。

4.除此之外,正业科技还将持续加大开源节流力度,重点做好市场开拓、新产品研发和费用控制等工作。

5.目前,A股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高管自愿降薪,与公司共进退,如万科A、安达科技等。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每经记者:陈鹏丽    

1月20日晚,正业科技(300410.SZ)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9亿元至2.35亿元。导致公司亏损的原因有: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毛利总额未达预期,光伏新能源板块甚至出现负毛利;公司对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等计提了减值准备;公司减记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加上2024年度,正业科技已是连续三个年度净利润亏损。1月20日晚,正业科技同步发布一则高管自愿降薪的相关公告称,为表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及与公司共同进退的决心,尽快实现业绩扭亏,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及全体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自愿降薪,降薪幅度为20%。薪酬调整自本月起生效,持续至公司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后终止。

1月21日,正业科技股价下跌2.86%至5.1元/股,总市值18.7亿元。

图片

连续三个年度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正业科技主要面向锂电、PCB、平板显示等行业制造厂商提供工业检测及自动化智能装备及相关服务,主要业务板块有四个,分别为工业检测智能装备板块、新能源板块、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新材料板块。

正业科技预计2024年度净利润为亏损1.9亿元至2.35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2亿元至2.45亿元,亏损金额大致与上一年度相近。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2.21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33亿元。

造成正业科技2024年度业绩亏损的原因,除了行业下游投资需求仍处于调整期,市场竞争加剧外,公司2024年度还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正业科技称,2024年度资产减值损失较大的将主要是存货跌价准备。

记者了解到,正业科技已经连续三个年度业绩亏损。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1.01亿元。2022年、2023年,正业科技的营业收入也逐年减少。

在2024年半年度财报中,正业科技便透露,2024年上半年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业务整体下滑。其中,锂电等设备板块终端固投项目进度持续放缓;光伏新能源板块产能释放不足,产品价格不及预期,经营成本及管理费用增长较快。

2021年,正业科技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景德镇市国资委。此后,正业科技果断地调整公司战略,启动“工业检测+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积极拓展光伏、储能产业链相关领域,将公司打造成以工业检测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战略投资等为核心的产业集团。目前来看,这一战略调整尚未看到成效。

图片

全体高管自愿降薪20%

业绩压力之下,正业科技同步公告中称,公司近日收到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及全体高级管理人员出具的《关于自愿降薪的承诺》,鉴于公司2024年度经营业绩预计仍处于亏损状态,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及全体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自愿降薪,降薪幅度为各人员现任职务薪酬标准的20%。涉及人员为: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及全体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党支部副书记徐地华,董事、总经理方志华,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朱和海,副总经理张斯浩,副总经理冯鑫,财务总监路童歌。

图片

除上述措施外,公司还将持续加大开源节流力度,重点做好市场开拓、新产品研发和费用控制等工作,全方位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经营业绩与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到,1月9日,正业科技刚刚完成了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及聘任高管的工作。正业科技2023年年报显示,朱和海当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51.38万元、张斯浩为75.63万元、路童歌为63.26万元。

需要注意的还有,2024年至今,A股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高管自愿降薪,与公司共进退,包括万科A安达科技铭利达迪阿股份炬光科技惠博普等。高管降薪幅度较大的是:迪阿股份董事长张国涛、总经理(总裁)卢依雯自愿提出自2024年8月起各降薪50%;惠博普全体高管人员自愿降薪30%。

记者|陈鹏丽 编辑|||卢祥勇 梁枭 杜波

校对|程鹏

图片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