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这片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从乡村振兴的春风拂面,到现代都市农业的蓬勃发展;从城乡融合的坚实步伐,到产业振兴与招商引资的辉煌成就;再到3镇18村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的新貌展现,在百千万工程的春风里,三水正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为展现三水城乡发展成就,三水区委宣传部联合三水融媒推出“奋战百千万 三水谱新篇”系列图集,通过五期精美的图片展示,生动记录了三水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与亮点。每一幅图片,都是三水区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每一处变化,都见证了三水区迈向现代化的坚实步伐。
走进佛山市三水区的“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仿佛翻开了一本关于变化与希望的画册。本期图集带您领略三水三镇十八村在“百千万工程”中的崭新风貌。从典型镇村的整体形象到绿化美化、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果,每一处都透露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历史遗迹、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更是让镇村的文化底蕴熠熠生辉。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三水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正以崭新的姿态,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光彩。
乐平镇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以全力创建省级示范中心镇为目标,积极发挥镇域能级连城带乡作用,实现城市形态日新月异、城乡融合提质升级、现代农业多元共富,2024年位居镇域经济500强第32位。作为佛北战新产业园核心起步区,乐平大同湖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总投资超30亿元的38个强配套项目,目前已有23个完工。通讯员孙柳、邓志毅摄
乐平镇为产业装上迭代升级新引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强镇后劲充沛。2024年,该镇实现工业技改投资47.5亿元,增长19%;4家企业入选省级以上绿色制造单位;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102家;佛高区三水园获评全省唯二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康复类医械和医美集群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通讯员孙柳、邓志毅摄
芦苞镇2024年一二三产齐头并进,镇域经济向新提质,写好“祖庙景区+千年古道+温泉小镇”三篇文章,向着“芦你所愿,苞你满意”的“千年祖庙,人居福地”加速迈进。撬动社会资金超3000万元支持“百千万工程”建设,独树岗村获评广东省“美丽庭院”特色村、入选佛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大案例,四合村获评市“百千万工程”工作先进村居,芦苞水博馆被认定为2024年度广东省水情教育基地。2024年,芦苞与乐平以南粤古驿道(北江、芦苞涌)为文化。
芦苞镇积极开展文化挖掘、资源整合,发展乡村旅游、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文旅产业高端化精品化发展。2024龙年春节,通过佛山“一座古城、两座祖庙”的世纪联动,芦苞胥江祖庙历史上首次与佛山祖庙同步敲响新年钟声,当年春节期间举办的国潮庙会共吸引超过80万人次来访,带动消费约4000万元。三水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供图
坐拥“三江汇流”自然景观,江根村是佛山“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节点,是三水“西江十里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生态资源转化美丽经济的村庄代表,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入选省农房风貌提升名村,位于江根村的思贤滘碧道入选广东省“最生态”碧道名单。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杨梅村毗邻云东海湿地公园,是云海荷香乡村振兴综合示范片的核心村,入选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该村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构建起生态保育、旅游观光、体育运动、休闲娱乐、餐饮民宿、数字经济等新兴业态聚集的“湖畔经济圈”。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国珩摄
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获评佛山市十大最具乡愁美丽乡村,拥有中茂生物科技公司、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岗头村结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农业基础,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推动“农业+文创”“教育+体验”等业态拔节生长,蓬勃发展。通讯员梁宇聪摄
富景社区打造“潮玩+非遗+乡村生态+乡土美食”旅游生态圈,多次亮相央视、人民日报等央媒,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带动消费5900万元。有白坭“小乌村”之称的三巷村,兼具生活气息和岭南古韵,通过一系列古风十足的旗袍、汉服打卡照,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频频露脸,“不是乌镇去不起,而是白坭三巷更有性价比”的美誉不胫而走。三水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供图
乐平镇大旗头古村始建于明朝,拥有岭南规模最大的镬耳屋群,2003年入选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广东第一村”。该村通过整合资源,实现有机活化,融入广府文化、红色文化、冠军文化、粤剧文化、儒家文化等元素,打造清代军事陈列馆、广府印象小镇客厅、将军阁、非遗展馆等地标式人文景观,激发新动能,焕发新活力。三水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供图
黄塘村是北江千年古道农文科旅创意带核心村,获评佛山市第三届十大最具乡愁美丽乡村,黄塘“一棵树”让其辖下的梁家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影视剧组前来打卡。该村积极整合沿线资源,打造集农业科技平台、生态农业、旅游科普、品牌塑造于一体的现代田园综合体,并与保安、湖岗两个村委会共同出资成立佛山首家片区组团型联合强村公司,携手提升农文旅品牌影响力。三水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供图
独树岗村拥有700多年历史,有镬耳屋、古祠堂200多座,以及国内第三个氡温泉,获评2024年广东省“美丽庭院”特色村。独树岗村大力实施和美乡村建设,规划“好大一棵树,客从北江来”乡村精品示范路线,活化提升长岐古村打造影视基地,吸引张颂文+《繁花》团队、小米宣传片、网红剧《我在九零年代当后妈》等剧组取景拍摄。芦苞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供图
六一梅花村依山傍水,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为广东省首批传统村落和宜居村庄。村内古建筑大多保存完好,青砖墙体,镬耳山墙,古朴中显得淡泊大气。该村作为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种下“北江好事林”等主题绿化林,开设大塘首家“绿美银行”,休闲公园错落有致,创意彩绘文化墙造型生动,正加速蝶变为集文化旅游、养殖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等于一体的现代乡村,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大塘镇供图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六和村抢抓机遇,以“生态客家、产业六和”为发展定位,成功引入诚一水产智慧渔业、扬翔东达食品园区等优质项目,同时发挥佛山唯一的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初心学堂等红色资源优势,蹚出“红色+科技+研学+生态+文化+乡村游”发展新路,三产融合有声有色,绘出振兴崭新图景。南山镇供图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浩文、马永钊、王澍)
编辑:佛山新闻网 何宇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