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焦作1月21日消息(记者 张丽娜)春节临近,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街头年味渐浓。此时,也到了一对母子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每日8时准时开张,山阳区传统花馍制作技艺传承人陈玮和她的“00后”儿子牛浩展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花馍技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广泛用于过年过节、婚嫁庆典、开业乔迁、满月喜宴、贺寿祝福等诸多民俗活动中,始终与礼仪习俗紧密联系。
2024年7月,传统花馍制作技艺入选山阳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陈玮制作的传统花馍(央广网记者 张丽娜 摄)
在陈玮的“花馍工作室”,除了面粉、豆子、大枣等原料外,还有剪刀、梳子及许多说不上来名字的制作刀具。一块面板,就是一方小小的艺术空间。为了制作一块传统的花馍生日蛋糕,母子俩往往要从早上忙到深夜。
陈玮介绍,花馍丰富的色彩源自纯天然的果蔬汁,营养美味,健康环保。花馍表达了中国人追求丰衣足食、万事顺意的生活理想,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查看原图 55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