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1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120年来孩子们上过的那些美术课

高 鹏

图片

寒意料峭,在京城的一隅,却有别样的温暖与热烈。一场跨越120年的基础美术教育接力,正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展开。

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北京师范大学默默守护着美术教育的火种,建设了“中国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博物馆”,携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推出“镜鉴未来——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文献展”(海报见图,资料图片),以1300余件(套)展品,静静诉说着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的变革与追求。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它们不仅见证了基础美术教育在中华大地上的生根、发芽、成长,更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美术教育者的智慧与汗水。这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激发人们对美育未来之路的无限遐思——120年来孩子们如何上美术课?未来的基础美术教育又该走向何方?

回首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让图画科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自此,中国基础美术教育蹒跚起步。从一套包括学生用书4册、教员用书1册的《蒙学毛笔新习画帖》中可以看出,那时的美术课,或略显稚嫩,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一扇开启新世界的窗。看着这套珍贵的教科书,眼前似乎浮现出孩子们拿起毛笔,蘸着墨汁,战战兢兢又兴致勃勃地在宣纸上落下第一笔的情景,歪歪扭扭的线条里,藏着他们对美的最初探索。

蔡元培对美育的倡导,仿若一阵春风,让美育的种子开始在大地上生根。从临摹习画到以儿童为本位,基础美术教育也几经变革,探索不断。展览展出的一件学生“美术本”,作为1938年至1945年第八路军三八六旅辉县地方工作队领导下的美术教育文献,让今人了解到即使是战争年代,学校依然没有放弃开展美术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基础美术教育步入全新阶段。“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提出,让基础美术教育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从这时起,孩子们的美术课逐渐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系统的教学方法,甚至增加了乡土美术教育。

迈入新时代,在素质教育“五育并举”的鲜明底色下,美术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这一转变,让基础美术教育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如今,漫步校园,美术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越来越多;从传统的绘画、雕塑到现代的设计、数字艺术,基础美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创新和拓展。未来,基础美术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和实践应用——将美术与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相结合,开展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或将美术创作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总之,基础美术教育在提升青少年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未来。

基础美术教育的火炬在一代又一代教育者手中传递。忆往昔,鉴未来。让我们带着对过往的敬意,怀揣着对未来的期许,继续以美育人、以美润心。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9日 08 版)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