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利预审制度是否会引发国际争端的第一案:英诺赛科反诉英飞凌

AI划重点 · 全文约1330字,阅读需4分钟

1.港交所上市公司英诺赛科已向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英飞凌科技等三家公司,指控其侵犯氮化镓GaN专利。

2.英飞凌曾在2024年3月起诉英诺赛科侵犯美国专利,后来又追加了三件专利的起诉。

3.除此之外,英飞凌还在德国对英诺赛科发起了诉讼,慕尼黑地方法院曾发布初步禁令,命令英诺赛科不得在纽伦堡的PCIM Europe 2024上展示侵权产品。

4.英诺赛科在美国的诉讼非常被动,一旦无法将英飞凌的专利无效,其产品可能会面临被禁止进口到美国的禁令。

5.由于此,英诺赛科在此次向中国法院主动对英飞凌提起的诉讼,背后很大的原因或许就是双方未来很有可能以和解的方式结束这场诉讼。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作者:吴征




2025年1月16日,港交所上市公司英诺赛科(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诺赛科”)发布提起诉讼公告。
根据公告显示,英诺赛科已向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被告一)、英飞凌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被告二)及苏州芯沃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被告三)(以上统称“英飞凌”),指控三被告侵犯两件氮化镓GaN专利ZL202311774650.7202211387983.X

图片

来源:港交所
这也是英飞凌在10个月前主动起诉英诺赛科之后,英诺赛科一方首次主动发起的反诉。
2024年3月13日,英飞凌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北区地方法院起诉英诺赛科侵犯一件GaN的美国专利,后来该案件又追加了三件专利的起诉英飞凌在当时提起诉讼后的声明中表示,该专利是氮化镓功率半导体的核心专利,可以提高英飞凌专有氮化镓器件的可靠性和性能,因此向法院寻求针对英诺赛科的永久禁令。
除了美国,英飞凌还在德国对英诺赛科发起了诉讼。根据Power Electronices New2024年6月12日的报道,英飞凌向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了相应的诉讼,声称英诺赛科侵犯了三项专利。当时正值英诺赛科在纽伦堡参加PCIM Europe 2024展览。
对此,慕尼黑地方法院在6月12日发布了初步禁令,命令英诺赛科不得在纽伦堡的PCIM Europe 2024上展示侵权产品。
2024年6月13日,英诺赛科发布了一份英文声明。声明中英诺赛科强调该禁令是“单方面”的,因此英诺赛科对此根本没有评论或辩论的机会。
英飞凌发起的第三次诉讼是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寻求对英诺赛科发起337调查。
2024年7月26日,英飞凌向ITC对英诺赛科发起337调查,指控英诺赛科的产品侵犯四件GaN专利。
英诺赛科在此次向中国法院主动提起诉讼之前的应对策略,主要集中在不侵权抗辩,以及试图无效掉英飞凌的专利。
从截至到去年12月的无效情况来看,在发起的四件无效中,美国专利商标局在去年12月最先做出的一份初步结果是,英诺赛科对US9,899,481专利的无效理由并不充分,因此驳回了该请求。其余三件的无效请求是否受理还在审查之中。
图片
这也就导致了英诺赛科在此次向中国法院主动起诉英飞凌之前,在美国的诉讼非常被动
一旦无法将英飞凌的专利无效,如果ITC认定侵权成立,那么英诺赛科的产品将会面临被禁止进口到美国的禁令,这对于刚要大力推进美国市场的英诺赛科而言,无疑是个极大的风险。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再来理解此次英诺赛科向中国法院主动对英飞凌提起的诉讼,其背后很大的原因或许就是双方未来很有可能以和解的方式结束这场诉讼,英诺赛科此次提诉,更像是为了双方在谈判桌上能够获得更多筹码之用
所以,未来几个月,或是这场中美半导体GaN企业之间是否能够达成一致的关键时期。
那么这场中国的诉讼到底能给英飞凌带来多大的压力,可能就要看英诺赛科所用的专利到底能不能对其形成钳制了。
而分析这两件专利,可以发现,从申请到授权,名为“一种GaN功率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ZL202311774650.7只经历了3个月;另一件名为“氮化物基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ZL202211387983.X历经了11个多月
两件专利疑似都是通过了中国独有的专利预审制度,使得授权加快。尤其是两件专利的审查记录显示,从申请到授权,专利审查员一次通知书都没发过,就直接授权了。
且这两件专利的审查单位就是英诺赛科公司所在地苏州的江苏审查协作中心

图片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