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湖北省政协委员焦泰文:重构鄂中丘陵区供水网络

图片

极目新闻记者 涂梦蝶

通讯员 郑轩

实习生 刘梦宜 宋梓倩

“在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走在前列,努力绘就美丽湖北新画卷。”2025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力建设“荆楚安澜”现代水网。1月18日,在湖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联组会上,省政协委员就统筹流域综合治理,加快鄂中丘陵区水网构建建言献策。

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水利厅副厅长焦泰文在发言时介绍,鄂中丘陵区位于湖北省中部,主要涉及荆门、孝感、随州、天门等地,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中国农谷核心区和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也是有名的旱包子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长期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他说,目前鄂中丘陵区自产水量少,供需矛盾突出。随着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大柴湖、京山等省级经济开发区以及沪蓉高铁沿线高铁小镇蓬勃发展,未来供水缺口将进一步加大。

目前,鄂中丘陵区智慧水网建设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开发整合不够、业务应用智能水平不高等问题,难以支撑流域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生态补水等科学调度的需要。

为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生态和粮食安全底线,亟需重构鄂中丘陵区供水网络,提升区域供水保障能力,焦泰文建议:统筹区域江、河、库等骨干水源,加快推进区域骨干水网工程——鄂中丘陵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立项建设,实现向惠亭、石门、石龙、吴岭、郑家河等骨干水库以及温峡口、高关、刘畈等大中型灌区补水,早日建成多源互联、优质稳定的水网格局。

他还建议,按照岸上岸下、水域陆域系统综合治理思路,兼顾水利、农业、生态、住建、交通等多行业治理需求,以骨干水网为底板,加强流域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控源减排、治涝减灾、环境整治等综合措施,完善区域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保障区域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稳定。

最后,以构建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工程为核心,推进智慧水网建设,构建全覆盖、高精度、多维度的水网监测、模拟、调度系统,实现对骨干水网工程、大中型水库、灌区实行统一管理、科学联调,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