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的党纪学习教育(二)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全民族抗战背景下,身处延安的中共中央深刻认识到,必须强化组织建设和纪律建设,以统一的行动和严明的纪律应对民族危机。
然而,当时党的纪律建设却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队伍迅速扩大,党纪教育相对滞后。二是王明、张国焘等党内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错误观点、做法,威胁到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党内开展全面系统的党纪学习教育,确保党的纯洁性和纪律性,维护党的集中领导和团结统一,就显得尤为必要。
以思想教育引领党纪学习教育
重视思想教育是延安时期党纪学习教育的鲜明特点,延安整风运动即为典范。为提升全党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清除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相继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报告,倡导全党坚决反对主观主义以纯化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纯洁党风,反对党八股以纯化文风。
毛泽东形象地指出,“就是重重地给患病者一个刺激,向他们大喝一声,说:‘你有病呀!’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好好地叫他们治疗”。他还强调党纪学习教育应以团结为出发点,运用民主方法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采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以严肃认真态度提出意见,以满腔热忱帮助同志。
1942年6月,《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发布,要求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顿三风的学习运动。延安整风运动纠正了党内的错误思想倾向,增强了全党同志学纪守纪意识,为党的纪律建设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1947年冬,党中央开展整党运动,这也是以思想教育推动党纪学习教育的典范。整党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三查”“三整”。“三查”,即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即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这次整党运动开除了一批犯有严重错误的腐化堕落分子,教育了广大基层党员。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离不开管党治党的法宝——党纪党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和《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促使全体党员干部,将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行为规范和自觉遵循的准则。
党的七大通过新党章,明确将纪律写入总纲,进一步凸显党纪的极端重要性。党中央还制定一系列与党纪有关的法规文件,如《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以及《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为党的纪律建设铸牢坚实的制度基础,也为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导和依据。
1948年1月,毛泽东起草《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决策权限,强调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党的纪律性和组织性。
编辑:张利忠、敖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