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2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国网湖北电力:解锁偏远地区无人机稳飞远航“黑科技”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刘超 甘依依 实习生 汪颀伟

“本轮无人机巡检共完成2基输电、6基配电杆塔的精细化巡检任务,采集图像92张,图像智能分析算法已在3分钟内完成全部缺陷识别任务。”“收到,我们马上组织人员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核实处理。”1月16日,在湖北省神农架无人机网格化巡检群里,运维人员根据无人机现场巡检提供的图片信息,迅速出动,及时消除缺陷隐患。这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过无人机自主巡检关键技术护航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缩影。

图片

为保障电网供电线路安全,需要定期对杆塔和线路状态进行巡检。传统的巡检工作主要依靠人工,但是由于电网线路错综复杂、覆盖面积广,并且巡检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特别是在高海拔林区,山路难行、地广人稀,人工巡检工作强度大、危险系数高。近年来,随着数智化技术不断发展,无人机巡检逐渐取代了原有的人工巡检模式。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无人机可以搭载光学、雷达、红外等设备,利用高机动性优势从更多视角精准、快速获得巡检数据,为一线工作减负。但无人机并不是万能的,在偏远山地、林区等环境,受海拔落差、山体遮挡等复杂地形条件制约,无人机远距离飞行面临通信、续航挑战,常采用人工背负电池的方式跟随无人机开展作业,为确保安全,大量线路仍依赖手动飞行,巡检效率提升程度较为有限。”国网湖北电科院能源互联网技术中心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室专家刘鸣柳坦言。

为解决偏远地区无人机自主巡检存在的痛点问题,国网湖北电科院以神农架林区作为无人机巡检地面支撑系统试制试点,提出了弱网络条件下无人机巡检的低成本空天地网络构建技术,解决了偏远地区无人机远距离飞行控制信号难回传的难题。

此外,国网湖北电力还自主研制了支撑无人机自主巡检的高可靠机巢及低功耗网络中继节点等装备,创新“无人机-机巢”一对多控制模式,打破了以往无人机与机巢的“一对一”绑定关系,把多个机巢联结成一张网络,实现无人机在多个机巢间精准起降和充换电,大幅提升了无人机综合利用率。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1:00
豆包AI好用的免费AI助手,免费使用!
广告豆包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