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广议丨过年,我们一起吃个饭

肖承森

好像龙年没过太久,蛇年就向我们发出邀约。论长相和身段儿,蛇似乎没什么值得炫耀的;若论智商和感知能力,这精灵有足够的自信在12兄弟面前显摆显摆。看来,我们在这个时间节点谈论人工智能,也应算作不乏智慧的举动。

图片

喂 李茂渊

那好,我们一起看看漫画家李茂渊先生的作品《喂》,一起感受独特的“烹制”手艺并汲取其中智慧养分吧。说不定,有人可以品出一番别样的滋与味。

前些年有句流传率极高的口头禅,“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饭不能解决的”,意在强调沟通的作用。漫画《喂》从进食入手,显然是睿智的做法。数据、算法,意识、自我、思维,语言识别等等,这些术语在普通人看来有些生涩。现在,摆在桌面上的直观问题是,AI通过模仿和学习能够替代人类做什么?与此同时,人怎样向AI提出需求?什么需求?

“为什么”,是典型的发问句式;而“喂”什么,是我们和人工智能互动时可以感知和享用的具体“食谱”。

看来,我们约的这顿饭很值。正如大家在这张特殊“餐桌”上见到的:人,在向AI投喂“人类文明”;人工智能,向人投喂“AI文明”。看到此处,我们有必要为这“两道菜”点两个庄重的“好评”,原因很直观,和单纯的技术和智能相比,文明,意味着菜品的健康品质和绿色属性。这也便是智能与智慧结合的产物,是人类深思熟虑、人机深度交流的成果。

事实上,人工智能进入我们的平常生活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尝到了AI带来的很多甜头,也咽下过不少苦果。甜的方面不胜枚举,不必多说,大家有目共睹。利用AI技术炮制假新闻、假照片,直至诈骗、侵害个人隐私等,都是“苦果”的典型代表。换句话说,AI这“孩子”,教育好了可以成为天使,落到恶人手中也可以堕落成魔鬼。由此可见,我们向人工智能发出的指令,必须有正当性。

可以预期,新的一年,我们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会更加紧密。交流技能固然重要,彼此“交心”,则是更大的智慧。漫画《喂》,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诠释了这样的智慧。这样的“饭局”,多多益善。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