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春城夜谭丨“候补文学”流行,是面对购票难的无奈与焦虑

图片

“候补车次***,候补单号***,帮我兑现一下吧,一个学期没回家了,真的想回家了。”

“我需要25号北京到长春的高铁票,候补好多车次了,求求你给我兑现了吧。”

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开始,春运抢票、候补车票成了热门话题。

近日,在年轻人中间流行一种春运“候补文学”,即通过对12306微信公众号发送春运候补车票信息,据说能成功。

图片

社交媒体截图

据潮新闻报道,小金(化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候补成功的帖子。在只有35%候补成功几率的情况下,他在12306微信公众号输入栏里打入“求K536次列车1月11日深圳到邓州的票,求一张”,随后又贴出订单号。不论对方回复什么,就一直重复发候补信息。第二天一早,小金惊喜地发现候补成功了。

有网友表示抢不到打算换乘,也有网友表示真的候补到票了。

图片

图片图片

这到底是“心诚则灵”还是巧合?12306官方向媒体表示,部分乘客通过给12306公众号留言补票成功,纯属巧合。春运候补车票是系统自动候补,只能通过有人退票或者增加车厢的方式实现,人为无法干预。一句话,候补成功是望天收,不是“候补文学”的功劳。

其实,这事很容易想明白,和“候补文学”互动的是机器人,机器人又怎么能解“候补文学”的风情呢?只要去问问,在“候补文学”成功的背后还有多少人求票无果就能印证。说白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候补文学”,有的不过是“买票焦虑”“候补焦虑”。很多人心里也清楚这个事实,只不过在束手无策只能寄望于候补的情况下,选择了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与其说“候补文学”积累了一些优美的文字,不如说这种粗粝的、随性的文字表达了尽快解决“一票难求”问题的急切愿望。

年年春运,年年买票难。2025年春运14日正式开启,1月28日(除夕)的火车票也同日开售,当天就有很多网友表示“开票即候补”。最坏的情况是,部分车次显示“候补”达到上限,连“候补”的机会都没有。于是有网友提出疑问,如果某趟车次候补票太多会增加车次吗?这样的问题呼应了众多网友的忧急情绪,很有代表性。

令人欣慰的是,12306客服对媒体表示,铁路部门会根据候补人数进行判断,如果候补的人数特别多,存在很多旅客不退票、其他旅客候补不上的情况,铁路部门可能会酌情考虑增加车次。

春运是一场宏阔的迁徙潮,涵盖了国人对于乡土、情感的寄托。春运也是一门关乎资源协调的科学,对应的是更加细致、更加主动的服务保障。解决好春运中的难题,为民生需求托底,是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候补文学”只是网友的一种新的吐槽方式。一段时间以来,针对大数据杀熟现象,不少网友学会了“假骂文学”,就是表面上在各种留言处或微信对话框里吐槽或批评某某软件定价“飘忽”、不厚道,“我再也不买了”“我伤心了”,实际上是暗期对方“听劝”。有年轻网友表示,他如此操作之后,陡然增加的机票价格果然回落了。这类吐槽底色还是玄学,但这种玄学需要的不是取笑甚至批评,而是尊重和呼应。显然,当这类玄学以克制的情感表达反映出对于公平和效率的追求时,它就具有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掌上春城综合整理
来源:钱江晚报、南方都市报、网友评论
责编:李晓梅
编审:李雪
终审:周健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