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特写湖南·声音|李湘洲:科技科普双向发力 大力提升湖南茶油竞争力

图片

湖南省政协委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湘洲。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曾拥璇 长沙报道

“油茶种植和加工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森林四库’,即粮库、钱库、碳库、水库的真实写照。”在过去一年的履职过程中,湖南省政协委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湘洲对于油茶等湖南特色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壮大尤为关注。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湖南促进油茶产业发展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湖南省油茶千亿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与措施。

据了解,湖南油茶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在油茶良种选育、低产林改、茶籽产量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茶油加工企业数量和实力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茶油加工和产品的创新明显不足,制约了湖南茶油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如何充分激活湖南油茶资源禀赋,将湖南油茶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作为“老三届”委员,李湘洲突出界别特色,紧扣经济科技委员会重点,谈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首先,要科技赋能创新产品。”经过调查研究,李湘洲发现,目前面临着重选育栽培、轻茶油加工利用的局面。她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油茶产业规划和研发布局,着力创新茶油加工体系建设。

同时,着力开展茶油在医药、日化、保健及母婴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其次,要强化优势品牌宣传。”李湘洲认为,可以加强茶油科学普及,激活高端茶油市场,讲好茶油故事,壮大消费群体。依据各县市区特点,充分发挥油茶百年老树园、油茶博览园、茶油展示与体验馆的作用,挖掘茶油文化,开展茶油工业旅游,推动茶油科学普及基地建设。

最后,完善市场导向的研发体制机制建设也尤为关键。李湘洲建议,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应用场景为导向,优化重组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参与的茶油创新工程中心。

“政府也可采用后补助激励机制,形成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茶油加工创新和成果转化新格局。”李湘洲说道。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