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豪瑟沃斯香港空间的展厅,一种似曾相识却又难以定义的氛围将观众拥抱于其中。层层叠叠的抽象纹理在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的画作中交织,使得观众不自觉间联想到浓烈又奇幻的植物与自然生态,又或是模糊而切身的记忆感受,仿佛多重时空在此交叠。
《异域奇珍》(Exotica)是马克·布拉德福特在豪瑟沃斯香港空间的最新个人展览,肌理繁复而迷幻的视觉表面下,是纹理间揭示的过程细节穿梭编织起的诗意叙事、个体经验、“他者性”与殖民历史中的层叠迷思及隐喻。布拉德福特的《异域奇珍》以及在香港深水埗的“商家海报”教育实验室项目展示了他将材料实验与社会观察相融合的当代方法,挑战观者在片段、痕迹、隐喻与细节中探索历史、身份与记忆的复杂性,从而发掘我们身处其中却未曾觉察的当下现实。
展览主题“异域奇珍(Exotica)”直接与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提出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概念对话,批判西方对“他者”进行商品化分类与迷恋的冲动。布拉德福特本次创作灵感来自一本1968年西方视角编撰的东南亚植物百科全书,艺术家对龙舌兰植物的反复使用是对其批判与解构的核心。这种植物仅在生命周期结束时开花一次,成为压抑思想与运动在条件成熟时重现的隐喻。龙舌兰的生命规律也可视为与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经历并置的象征——后者经常被迫在压迫体系下适应并存活,个体身份以抵抗与适应的复杂融合形式出现,在非西方进步主义、更为有机的非线性时间叙事中,韧性与被忽视力量的潜能从中涌现。艺术家指出:“(如同龙舌兰花的绽放)有些想法会潜伏地下,直到它们有机会重现......你必须坚持这种基于你无法看见的事物的信仰,你必须相信未知......对我而言,创作也是如此,成为艺术家必须进行‘信仰之跃’(leap of faith)。”
布拉德福特的抽象实践超越了纯粹的叙事维度及绘画性,从而使得抽象成为激发普适性共识从而介入政治化的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即“社会抽象”。评论人Sebastian Smee在华盛顿邮报的文章中写道,“社会抽象的理念是对长久困扰抽象艺术的去除叙事功能之外的形式危机的有效回应......布拉德福特帮助复兴了抽象艺术,除了通过概念性的‘社会抽象’,他更多地是通过戏剧性地拓展材料和技术的可能性来实现这一点的,无论是形式还是诗意上。”
展览中的“Spider in a Web”、“Purple”等2024年新作的大尺幅混合媒介作品反映了布拉德福特对分层抽象的持续探索,而制作过程本身成为了质问与解构文化历史叙事的方式。他利用防水胶创造出阴影般的印痕,引入了一种结合材料触感与概念深度的独特染色技法。这一过程深深根植于抽象中,正如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媒介特性”所指,材料成为叙事的核心部分。然而,布拉德福特的抽象超越了格林伯格式的纯粹性,与当下的社会政治动态交汇。这些破碎且层叠的表面如同一场考古发掘,承载着迁徙与流离失所的历史。
布拉德福特反复强调创作过程(make of art)在他的实践中的概念性意义。而“Cover Girl”、“Mrs. Pollock Double”等创作对身份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更加微妙的领域,既是对个体记忆与身份的对话,又是对于边缘化群体的身体形象的可见性与商品化现象的解构。布拉德福特对材料的层叠、挖掘、染色的过程,也是对于城市环境、政治经济与种族分割的分层结构的映射——个体经验与身份,就这样在反复的破幻与建构之间,嵌入到更宏观的社会政治框架中。
“我的名字主导了画廊墙面与机构目录......但我相信影响力或力量作用的方式不是‘垂直’的,而是‘水涨船高’般地在社区中共同发生。”布拉德福特非常强调集体行动而非仅限于个人层面的创作。位于香港深水埗的“商贩海报”项目便是这一理念的典范。这一项目与当地学生合作,探讨住房危机等本地问题。他延续了自己一贯的创作理念,以非常微小的细节来展开城市纹理,从而拨动更深层的社会危机与“元叙事”。他标志性的“商贩海报”创作系列最初以收集他所生活的城市洛杉矶街头的散工招聘、DNA测试海报构成,而在香港深水埗的“本地版本”,则以学生收集并制作的街区内极富香港特色的房地产广告、租屋告示的丝网版画及带有鲜明香港文化符号(+852本地区号、粤语广告语、口语文字、表情符号等)的大型壁画构成。
布拉德福特作为外部观察者在深水埗与当地青年合作,并未试图为社区代言,而是创造了一个共享创作的空间,探索了介入文化叙事与避免文化挪用之间的微妙平衡,兼具吸引与疏离的双重情感。这正体现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学者霍米·巴巴(Homi Bhabha)所提出的后殖民的混杂性与矛盾性:文化互动产生新的形式而不抹去差异,从而形成了弥合历史的可能性、保持复杂性与生命力的力量、与超越自我与他者二元关系。布拉德福特非常谨慎地划定自己工作和介入的方式,从而确保其中的可行性不成为另一层面的当代语境中的“异域化、奇观化”——他并未假定自己对在地的文化或社会现实有深刻理解,而是通过倾听与对话进行创作,更强调过程而非拥有权。他表示:“这些项目从来不是我的,它们属于这个世界,带着所有的‘偏见’与复杂性......我从不假设自己了解,我倾听。”这种方法论确保了他的项目不是规范化的,而是对话式的,允许相互交流与转化。
艺术家反复强调道。
马克·布拉德福特连接了美学与政治的创作既植根于材料又扎根于理论,拒绝轻易被归类。他在个人身份与集体经验、全球语境与地方现实之间的张力中游刃有余,使他成为当代艺术中的重要声音。正如布拉德福特所说:“艺术是我们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布拉德福特将艺术重新构想为一种能够拆解并重塑我们现实的叙事结构的、从微小之处层叠而成的共有力量;这也是对于重新思考我们如何理解世界框架的召唤,敦促我们拥抱人类存在的细微差别与矛盾。
从过去在威尼斯与监狱服刑人员共同创作帮助他们再就业,到本次在香港教育工作室与中学生的共同创作,你的许多实践都强调与当地社区的合作,这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我认为我们需要超越“等级化、阶级化的权力”的观念。合作能够让我们重新思考结构。我相信,存在一种不同于现存权力结构的机制,可以像上涨的潮水那样,把所有船只都托起来(It can be more like a rising tide that lifts all boats)。当我和年轻人合作时,核心在于分享,而不是我去强加我的个人愿景。我会倾听他们的声音,有时他们会提出反对,告诉我什么行不通。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是他们的声音塑造了项目——这从来都不仅仅关乎我自己。
你在作品中经常使用一些非传统的材料,比如防水胶或者氧化纸。这些材料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对我来说,材料是创作的合作者。它们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意义。当我使用像防水胶这样的材料时,我不仅仅关注它的物理特性,还在思考它的关联性——比如建筑、修复和暂时性。我的创作过程更像是与材料的一种对话。有时它会抗拒,有时它会顺从,而正是在这种张力中,意义得以浮现。
作为一位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语境中创作的黑人艺术家,你是如何在实践中处理身份问题的?
我从不假设自己完全理解我在跨文化工作中的当地语境。比如,在香港(以及其他我去到的地方),我不会一开始就觉得“我了解这里”。我带着谦逊和好奇去接触。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的身份——黑人、酷儿、美国人——将始终影响我如何与这些空间互动。我非常警惕地处理“他者性”的问题,也坚决不像“殖民者”一样从当地“获取(take)”原料到我的创作中。那种猎取(safari)的方式,正是西方进行文化游猎、造成他者化、“奇观化”问题的根源。我自己的作品中使用的材料、元素,都来自于我在洛杉矶的工作室。我不预设性地为别人发声,我只是把我的作品视为关于差异与联系对话的一个切入点。这是一种从那些小而具体的细节开始,打开更广阔叙事的方式。
《马克·布拉德福特:异域奇珍》展览正于豪瑟沃斯香港开放,展期至2025年3月1日。同期,布拉德福特的德国首场美术馆个展在柏林汉堡车站美术馆(Hamburger Bahnhof)亦正开放,展期至2025年3月10日。
采访,撰文 Claire 黄韵奇
编辑 Leand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