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授牌仪式
在花都区举行
有6条精品示范村
已通过验收进入运营阶段
其中
番禺区沙湾北村上榜!
听广东音乐,
吃沙湾美食,
赏百年古村,
这是沙湾北村的“卖点”。
沙湾古镇核心区坐落在沙湾北村辖区内,在这里,能听到《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广东音乐,吃到姜埋奶、鱼皮角、凉拌鱼皮等美食,参观留耕堂、三稔厅、申锡堂等历史古迹,从听觉、味觉、视觉全方位去体验。
住在鱼米之乡的沙湾人,吃穿不愁,更有闲情逸致钻研艺术,成为音乐之乡、成为广东音乐的发源地。时至今日,依旧“粤乐”缭绕,让人禁不住去探寻。
不散场的“私伙局”
走进沙湾北村
留耕堂、三稔厅、申锡堂等
历史建筑众多
与广东音乐有关的不在少数
“传闻何柳堂当时就是在三稔厅获得创作灵感,为《雨打芭蕉》作曲。”沙湾北村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不少音乐人慕名而来。
走进三稔厅,乍一看并不特别,这里因院中种植了一株三稔树因而得名。但大厅两侧“赛龙歌夺锦,晓梦听啼莺”的一副对联,将《赛龙夺锦》《晓梦啼莺》两首广东音乐写在其中,一处细节就“藏”着一段音乐轶事。
沙湾音乐源远流长,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被称为“何氏三杰”的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的崛起,让广东音乐闻名遐迩。为人称道的是,广东音乐四大名曲中的《赛龙夺锦》《雨打芭蕉》《饿马摇铃》都出自沙湾。
广东音乐发源地纪念馆“三稔厅”
作为一座典型的“私伙太公厅”建筑
三稔厅正是当时广东音乐界、
曲艺界切磋交流的地方
也因音乐群众基础好
当时也诞生了
俗称为“私伙局”的民间乐社
由本土曲艺音乐的“发烧友”组成
尽管三稔厅已经成为展馆供后人参观,但“私伙局”并未散场,就在不远处的沙湾广东音乐馆,除了在这里了解广东音乐历史,时不时还能碰上“私伙局”,音乐爱好者吹拉弹唱、“粤乐”缭绕,还和当年一样。
“珠水金声 粤韵乐乡”沙湾广东音乐大赏活动 番禺区文广旅体局供图
前脚迈出家门
后脚踏进艺术馆
“甜姐,姜埋奶真系好正!”
“味道太棒啦,下次还要来打卡!”
……
仿古的西关大屋
门上挂着硕大的牌匾
——沙湾奶牛皇后
尚未进门,就可以闻到浓浓的奶香
店内摆放着十来张大理石圆桌
青砖和趟栊门
散发出独特的岭南韵味
“每天最少能卖两三千碗姜埋奶,高峰能卖到五六千碗。”店长王秀甜此前养了几十年的牛,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如今开起甜品店,和村里人一起把水牛奶打造成沙湾北村的一张名片。
不只是音乐,每个老沙湾人都有一份独门手艺。这碗姜埋奶,对于沙湾人而言,是每天辛勤生活的甜蜜时刻,也埋藏着流传久远的水乡故事和岭南乡愁。
青石板路、石阶古巷、老屋宗祠……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传统村落的沙湾北村,“石阶石巷”的古村落格局依旧保存完好,用心聆听,似乎还能听到历史的喜乐沧桑。
例如,最著名的留耕堂(何氏大宗祠)布局最严谨、规模最宏大、造工最精巧,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粤中宗祠的经典之作,有“岭南综合艺术之宫”的美誉,于2019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最能体现沙湾北村风貌的古街道——车陂街经过近年来的保护与修复,成为“广州市内部控制保护历史街区”。
留耕堂
走在环环相通的街巷之间,十步之内便可邂逅一座百年老建筑,在保留原有特色风貌的前提下,古建筑被活化为艺术馆,砖雕、灰塑、根雕、木雕等传统技艺,在沙湾北村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发展和弘扬,古琴大师、著名书画家、文创工作者等都在这里设立了工作室。
留耕堂建筑细节
“前脚迈出家门,后脚便踏进了艺术馆。”这是沙湾北村村民诗情画意的日常,也是很多人羡慕不已的艺术慢生活。
传统的飘色和鱼灯巡游活动
是沙湾人的一项盛事
一般会在每年
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举行
从2014年起
番禺区民俗文化节落户沙湾古镇
成为本地群众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活动
沙湾飘色
沙湾飘色被誉为“凝固的戏剧、活动的雕塑”,早在2000年5月10日,就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非遗名录。而富有水乡特色的沙湾鱼灯,以鱼为型,以竹为骨,通体透亮,色彩斑斓,形状多样,一直是番禺的文化名片之一。
沙湾鱼灯
沙湾北村是一座活态的历史文化村,保留了留耕堂等古祠堂多座,拥有12项代表性非遗项目,对于本地居民而言,沙湾非遗已经不是一个需要反复提及、刻意强化的意识,那些过往的传说故事、文化记忆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
正以其独特的文化、美丽的风光
美味的食物和热情的人民
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向往
编辑:曾柔
校对:孙轶英
审核:万宇澄
签发:李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