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开年即决战。
经过最冷圣诞档,史上最卷春节档来了。
《蛟龙行动》《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哪吒之魔童闹海》《熊出没·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6部影片已经官宣定档2025年的大年初一。
其中,5部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热门IP续作,博纳、光线、万达等各大头部影视公司都拿出了自己最能打的电影,誓要一扫电影市场的颓势。
2025年春节档不仅对投入大钱的片商至关重要,还决定了很多影城的生死。
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表现乏力,电影从业者都在疑问:
观众还愿意走进电影院吗?
2025年的第一天,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2024年全国电影票房为425.02亿元,同比下降22.6%,甚至低于2015年437亿元的票房水平。
2024年,全国影片总产量873部,同比减少98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0.1亿,同比下滑22.2%,在平均票价维持42元、城市院线银幕数净增4658块的情况下,观影人次却流失了2.89亿,与疫情前2019年的17亿人次相比更是恍若隔世。
当然,这并非中国电影市场独有的问题,全球规模最大的北美市场去年票房为87.2亿美元,也低于2023年,同样没有恢复到疫情前全年票房100亿美元的水平。
对于2024年的电影市场,电影从业者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感受。
新任电影导演协会会长贾樟柯认为,中国电影市场银幕多,但好电影供给不足,“大陆有8.6万块银幕,但只放映了500多部电影,而香港301块银幕,上映267部影片,日本3600块银幕,上映了1232部影片,从排片数量和银幕比例看,我们可以提升的空间太大了,我自己经营的两家影院就不饱和,常态上座率很低。”
回顾排片11部,却没有出现爆款、票房同比腰斩的2024端午档,贾樟柯建议加大引进外片力度:
“创作端需要拍摄类型更多的内容,更要扩大国际片的引进,每年有300-400部电影进入中国片商的视野,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进入中国市场,如果我们8万块银幕能接纳更多影片,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就产生了,在世界电影版图上的地位也有了。”
针对观影人次下滑,阿里影业总裁李捷直言:“我们不知道拍什么样的电影给观众,观众的审美趋势、对导演和演员的喜好6-12个月就会有变化,但问题是电影制作周期有2-3年。”
当传统意义上觉得很好的类型题材失效时,电影人应该怎么办?
李捷给出了四种能对抗周期性的电影类型,“一是能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品质电影;二是工业化大制作的电影;三是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产生共鸣的电影;四是让中国观众看到世界不同文化的好电影。”
刚刚结束的2024圣诞档,12月24日至25日两天的票房仅为7724万元,创下了十五年来的最低数据。
在一片寒风中,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却看到了信心,他说:
“观影人次下滑了20%,但10亿量级的观影人次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足够支撑整个电影产业,不是市场不赚钱了,是我们没有找到吸引市场、观众的好产品。”
于冬分析,“观影人次下降的原因是年轻观众的流失,短视频、短剧都在跟电影‘抢人’,不能总是追着‘小品式喜剧’走,不能觉得今天的观众进电影院就是图一乐,要一次一次让观众觉得好。”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观众总基数是4.3亿,其中有57%的观众全年只走进1次电影院。
而这两亿多人的唯一一次观影,就发生在春节档,这也使2024年春节档收获了破纪录的80亿票房。
因此,对于业绩下滑的各大片商来说,2025年春节档不容有失,往严重点儿说,全年的成败在此一举。
截至目前,将在1月29日大年初一上映的大片有:
博纳影业主投主控的《蛟龙行动》、万达电影主投的《唐探1900》、北京文化主投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光线传媒主投并发行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华强方特出品的《熊出没·重启未来》以及中影主投主控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其中最稳的一部,可能是国产电影的长寿IP——“熊出没”。
2014年,《熊出没》首次从电视屏幕进入院线,情节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一个光头伐木工和两头熊的故事”。
十年间,《熊出没》以一年一部的节奏在春节档竖起了“合家欢”的招牌,票房从5亿一路走到了20亿,该系列十部影片共取得了超过77亿元的票房。
华强方特执行总裁尚琳琳为《熊出没》的成功总结了两个“确定性”,第一是围绕家庭的故事内核,第二是为观众提供情绪共鸣。
尚琳琳说:“《熊出没》幽默、接地气的风格是不会变的,守住了这一点,再去‘卷’编剧,在情节上求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熊出没》的观影受众有45%是一年只陪家人进一次电影院的,这也让《熊出没》成为春节档爆款的“试金石”,可以说,凡是想在春节档拿到30亿以上票房的电影,先要翻越这座有“熊出没”的山。
说到未曾失手的国产电影IP,还有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系列。
2015年至今,每隔三年推出一部,唐探1-3部累计票房87亿,《唐探1900》是该系列的前传,故事的舞台从泰国、纽约、东京转到了1900年的旧金山唐人街。
回望“唐探”的十年,陈思诚说:“唐探系列一直是以中国文化的视角,讲述在世界各地发生的故事。”
陈思诚的野心之作《解密》虽然在2024年暑期档遇冷,但“刘昊然+王宝强”的组合还是可以让市场放心。
2024年,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火爆,点燃了传统文化IP的市场,《封神2》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都取材自经典。
电影《封神》改编明朝小说《封神演义》和元朝话本《武王伐纣平话》,试图构建“三部曲”的神话宇宙,导演乌尔善透露,该项目的制作时间超过了10年,光是剧本打磨就有四年之久。
《封神》三部曲超30亿的投资,需要90亿的票房才能回本,第一部上映时,乌尔善压力山大,他说:“如果第一部扑街,要用10年来还债。”
好在,《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26亿的票房开了个好头,这才让第二部有了跟观众见面的机会。
以魔幻三部曲巨著《指环王》为例,系列的第二、三部预计将有30%的票房提升,这对净利润连续4年亏损的北京文化来说,无疑是救命稻草。
2017年,北非沙漠,《红海行动》拍摄地。
第一次遇到沙漠龙卷风的主演张译很兴奋,突然,他看到前面的摄影车翻了,导演林超贤就在车里,工作人员赶紧冲过去救人。
得救后,林超贤说的第一句话是:“继续拍。”
2018年春节上映的《红海行动》根据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改编而成,是类型片与主旋律相结合的里程碑之作。
拍摄前,海军的领导对林超贤说:“装备方面不用担心,尽管想、尽管要,我们全力配合。”
拍摄中,剧组调动了6台大型军舰,沙漠风暴那场戏,镜头里是四五辆坦克对决,镜头外有十几辆坦克待命。
上映后,36亿的票房、8.3的豆瓣评分让林超贤对“创新主旋律”影片有了更深的认识:好莱坞大片输出的是美国主旋律,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主旋律,与公安部合作的《湄公河行动》传递的是“从来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海军支持的《红海行动》告诉人们:“我们没有生在和平的年代,但我们有幸生在和平的国家”。
时隔六年,《红海行动》的续作《蛟龙行动》来了,博纳老板于冬透露,“《蛟龙行动》是首部国产核潜艇题材特战大片,从视觉到装备都是全面升级,每一个大国都要有自己的潜艇电影,我们中国也要拍自己的潜艇故事,不会让观众白等这六年。”
装备升级,投资规模也加了码,于冬在去年北影节论坛上介绍:“《蛟龙行动》是2024年中国投资最大的电影,与好莱坞大制作相比也毫不逊色。”
《红海行动》的总投资是5亿,有消息称,《蛟龙行动》的投资至少有7亿,再加上宣发费用,票房起码要30亿才能不赔本。
博纳的2024年三季报显示,营收同比下降27.35%,净亏损3.54亿元,于冬对媒体说:“三年疫情加上观影市场的收缩,所有电影公司都资金紧张。”
作为跨周期大片,《蛟龙行动》的场面和特效无需多说,只是观众对主旋律战争大片的审美疲劳令人担忧。
博纳继续“豪赌”主旋律,光线传媒则继续深耕“国漫”。
2019年,光线传媒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曾创纪录地拿下50亿票房,位列内地影史票房第四,由原班人马打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因此备受期待。
但是,闹海的哪吒这回要面对“封神”和“熊出没”的直接竞争,前者同样由神话故事改编,影片中有真人扮演的“哪吒”,后者是拥有固定观影群体的合家欢动画,都将对“哪吒”的票房形成冲击。
2025春节档的6部电影包含喜剧、奇幻、动作、冒险、动画、战争等多个类型,被各大券商称为“史上最强片单”,各家均预测春节档票房将创造新高,以平均50元票价估计,7天春节档的总票房有望达到84亿。
84亿固然可喜,但不可能是“平均分配”,究竟谁能成为爆款,谁又会黯然撤档,以及最终是不是会有80多亿,这不但会影响到各家公司的命运,也会对电影人都在担心的问题再次做出回答:
观众还愿意走进电影院吗?
华商韬略出品
主编:毕亚军 责编: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