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沈卫威:年谱刍议 | 《学衡派年谱长编》新书荐读

“尘封馆舍春秋忆,五千卷中史迹斑。六载通勤寻旧档,百年光影一朝还。”本书以编年之笔,精准勾勒1902—1949年学衡派的学术轨迹与思想脉络,那些散落的岁月片段,被精心串联成璀璨的文化项链。凭借丰富的一手史料,仿若穿越时空,让我们得以亲触历史的真实温度。它不仅是学衡派的生动传记,更是洞察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流变的独特窗口。无论是对文化思潮演进感兴趣的学者,还是渴望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底蕴的普通读者,此书都如同一座宝库,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财富与思想启迪,值得细细品味珍藏。

—— 编辑推荐

图片



走进学衡派世界,开启民国学术思想的回溯之旅

图片

年谱刍议


来源:《文史天地》2025年第1期。
我把历史研究中人物年谱看作是个人全集的最后一卷,是集外集,有后见之明的独特价值,是学人从事人物研究的入门读物,具有索引、工具作用。
人物年谱的第一属性,史实必须全、新、稳,定位为研究人物的入门工具书。
具体到作家来说,对作品的鉴赏、批评、审美,不是年谱必须承载的任务。但可顾及,摘其要。作家年谱具备理清作家生平及人际关系,查佚补缺文集或全集未收之文,纠正此前研究中已有之错误的学术作用。
一个作家或作品的经典化过程,通常在年谱中有最明晰的呈现。
在作家研究著作中,年谱因客观求是及时、空、人的准确定位,特别是长期接力、层层堆垒式建筑力法,超越传统谱牒学,而独立形体,使其成为专家之作,显示积累之功,或取厚重,或择精要,学术价值排第一位。
人物年谱须有一个属于谱主独有的灵魂守护与人格呈现,因此清晰的思想脉络、明快的情感主线是年谱的行文策略。
谱主身份、知名度越高,相关的文献史料越多,虚假的东西会乘势而入,因此需要对文献史料进行真伪辨识,拨冗就简,去伪存真。
谱主有时代属性与历史局限,可能是复杂的个体存在,因此在扬其善时,不隐其恶。实事求是,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后来读者的尊重。
人物年谱还因具有后来居上的学术品格,而负载学术思想谱系的功能。
年谱作者多有长期积累,是谱主研究专家,就熟大成,进而显示出自身沉潜的定性和学术功力。
我用“三后”来概括:
后见之明、穷尽史料而后工、后来居上。
人物年谱始终是未完成之作。如扫落叶,前扫后落。不能求全责备。因为人物研究一直会有新的文献资料被发现。
就文体类型与属性来看,年谱通常以某一人物个体为独立谱系,极少数以某一特定群体为混合谱系,如我的《学衡派年谱长编》。
从年谱与谱主撰写关系来分,有自编(如《吴宓自编年谱》)和他编。
从年谱的长短来分,有简谱、正编、长编(如《梁启超年谱长编》《郭沫若年谱长编》《胡适年谱长编》《闻一多年谱长编》)。
他编的得失在作者与谱主的关系上。与谱主关系越近,私藏私密史料使用越多(如日记、书信);与谱主关系越远,公共资源利用越多。
简谱属个人史纲,长编属史料汇编。
年谱是人、时、地、文、关系五大要素混成。作为编年记事叙行的年谱,是以谱主为中心,顺时空变化经纬编织,并在学界达成共识。
图片

编纂说明(节选)


节选自《学衡派年谱长编》,上册,第5—8页。
学衡派的命名是后来批评界和学界给予的,且以刊物得名。学衡派的活动主要集中在这十多个报刊上。本书之架构,即以“学衡派立身的学术舞台是刊物”为经纬,撰写原则如下:
1.学衡派成员众多,主要成员都有年谱或传记,个体事件尽量不重复引用,列在参考文献中。用刊物可以将众多的个体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且取舍明显。
2.依照时间的连续性,串联多种报刊,以文为主,成员随之。
3.成员的活动主要选取与报刊相关联的部分,以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引注此馆档案时,简称“二史馆”)的原始档案。
4.本书中对吴宓的个人活动列举详细,材料主要摘录自《吴宓自编年谱》《吴宓书信集》和《吴宓日记》。这里特别说明,文中只择重要的史料加注,叙述中引用不再一一详细注释。同时征引其他著作也不详细注释,只在文后“征引报刊、书目、档案”中列出。引用档案,注明全宗号、卷宗号和电子本页码,详细名称列在书后。因为此书本身就是史料整理,若再加详细注释,会导致大量的重复和字数的过分膨胀。报纸新闻报道,《大公报》《申报》与《中央日报》多有重复,重点选引《中央日报》。
5.为这几家报刊中的文章和作者进行校注,目的是想展示这个学术共同体最初创办刊物时,在鲜明主体性、作者关联性和栏目连贯性之外,还伴随着技术上的不规范性和编者的随意性。
6.对学衡派前期人物的生卒和关系,特别是《学衡》作者作详细注释。
7.鉴于学衡派成员的文,着落在刊物上,事由文所关联,因此,这种编年史就具有严格的时空特性。原文选用时,有意选录学衡派报刊的发刊词或简章;学衡派主要成员的代表性文章,能够显示与《学衡》保持一致性立场,即 The Critical Review(批评、制衡)办刊理念的真实呈现,原则上每人只节录一两篇,且是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批评新文化的篇章(梅光迪、胡先骕的有意多选),或者著名文章如陈寅恪悼念王国维文;能够显示特殊事件的书信、回忆、纪念性文章做摘要;其他专业学术论文或摘要,或只列篇目。
8.在选录学衡派报刊之外的文章时,有意识选用白话文运动(胡适及国语运动)倡导者和古典诗词曲坚守者两派的文章,以显示其历史进程的复杂关联。因为学衡派主要成员的活动是从反对白话新文学开始的。
9.同时将学衡派成员的活动,放置在民国的文化教育体制中,以档案作为现场的实证,展示更为完整的学术生态。因此,本书引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史料较多,并以三江师范学堂一两江师范学堂一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一第四中山大学一江苏大学一国立中央大学为主线,重点选录学衡社重要人物梅光迪、吴宓、胡先骕、刘伯明、汤用彤、柳诒徵的活动。学衡派成员在清华学校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的活动,适当选录,以吴宓、梅光迪为主。
10.学衡派主要成员弟子门生的文章,选择性收录若干篇目,简要关联其学术交往或诗词唱和,以显示文脉延续或学脉传承。
11.档案文本中,一人名、字、号或笔名多次出现的,统一选用笔名、名、字、号中的一个。特殊情况下,如鲁迅、周树人、周豫才,有关他在教育部任职期间情况,依据档案文献原始记录,选用周树人,文学活动中选用笔名鲁迅;吴稚晖、吴敬恒,选用吴稚晖;张谔、张士一,选用张士一;刘经庶、刘伯明,选用刘伯明;任鸿隽、任叔永,选用任鸿隽;卢前、卢正绅、卢冀野、饮虹,行文时选用卢冀野,引用公文时实录卢前。人名,如“张百熙(冶秋,1847—1907,1874年进士)”,括号中“冶秋”为张百熙字。
12.人物生卒年只简注一次,若在行文中对述及人物已加生卒年,则此后在对文章作者作简注时,就略去。原则上,人物首次出现时加生卒年,但为确保叙述文字的完整性(如多人同时出现),有的在随后出现时才加。
13.生卒年采用公历纪年。晚清民初出生的人,若是农历年底的生日,换算为公历则是次年年初。因此,有当事人自述出生为某年,甚至有十二生肖的对位,通常是农历。如徐志摩出生日期为农历一八九六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历则是1897年1月15日。
14.无法辨认的字用口表示;有意隐去的名字或术语用O标识;节录性引用原文的,行文中用“……”标识;文字校对后有改动或补充内容处,用(校:);人物或事件有所补充,用[沈按:]。“校”“按”内容少、不影响阅读者随文标出,其他以脚注形式标注。
15.民国时期,对文人写作的古典诗词,有称旧体诗词,是相对于新诗而言,带有贬义。我没有称旧体诗词、近体诗、古诗词,而是选用古体诗词的表达,以相对于白话新诗,有意在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显示文体古今之变的流动性。
16.书中引文,尽量用初刊报纸、杂志,或文集、全集初版。但有意改动了明显的错字,并改用现行标点符号。
17.民国词人创作时,“浣溪沙”与“浣溪纱”通用,印刷品中出现两个词牌名,实为一种。

图片

— 古典与人文 · 现代中国丛稿 —
学衡派年谱长编
沈卫威 著
ISBN:978-7-100-24181-6
定价:226.00元
页数:1392
装帧:平装带函套
商务印书馆 2024年12月新书上市



内容简介


学衡派起源于梅光迪、胡适等人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学术争论,后发展成以《学衡》为核心的人文主义阵营。本书是一部详细记录1902—1949年学衡派及其成员学术活动与思想历程的编年体著作,辑录了学衡派成员参与创办或主持的重要报刊目录,展现了学衡派的学术影响。作者广泛搜集档案文献、日记、书信等一手史料,力求还原历史现场。本书不仅为理解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变迁提供了宝贵视角,也通过展示学衡派成员之间的互动以及他们与当时主流文化思潮的对立,力图揭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文化运动的全貌。

作者简介


图片
沈卫威,河南省内乡县人,文学博士,1991—2001年任教于河南大学,后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胡适、学衡派及民国学术思想史研究。著有《无地自由:胡适传》《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学衡派谱系:历史与叙事》《大学之大》《民国大学的文脉》等。


20世纪20年代的学衡派代表了与新文化运动同时代而旨趣有异的学术思潮。本书论述了学衡派的学术期刊阵地、主要人物活动场域及其思想理念,讨论了刘伯明、柳诒徵、胡先骕等著名代表人物。借助以上论述,它理清了现代中国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揭开了这些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的中国文化转型倡导者们的实践活动,对于完整认知现代中国的文化与学术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的学衡派研究始于1996年,近年又充分利用档案,修订初版,新补四章,形成了较完整的知识谱系。



新文化运动后期,哈佛大学教授欧文•白璧德的人文主义学说通过吴宓等学衡派人士的译介进入了中国的文化语境,与其他西方观念和思潮一道参与了中国新文化身份的建设,并通过此后中国本土不断的“重估”工作而获得新的阐释形态,从而在中国持续至今的文化身份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本书即围绕《学衡》杂志刊载的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相关译文展开个案研究,旨在探寻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译介与阐释过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