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余冠英古诗选注系列:曾任教于西南联大的著名学者余冠英先生献给古代文学爱好者的古诗经典入门读物古时贵族阶级学诗有其实用的目的,诗和礼乐不能分,礼乐是贵族阶级生活的重要部分,除了讽谏与颂美要用诗,典礼要用诗而外,日常生活中还常常要借诗和音乐来表示情意,其作用几乎等于语言的一部分。《周礼·大司乐》说,“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这便是以歌辞来表达情意。注释深入浅出,翻译雅俗共赏,影响了数以万计的古代文学爱好者。
其中,《诗经选》和《汉魏六朝诗选》分别入选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初中段、高中段。2.王达阳 叶帆子《笃信笃行: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风范》: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聚焦作为伟人思想风范和重要思想方法的“实事求是”,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多位学者共同编写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会上讲短话,话不离题。议这个问题,你就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赞成或反对,讲理由,扼要一点;没有话就把嘴巴一闭。不开空话连篇的会,不发离题万里的议论。即使开短会、集体办公,如果一件事情老是议过去议过来,那也不得了。总之,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一生重要的思想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本书采用将伟人生平业绩与世界观方法论相融合的创新写作方式,以“实事求是”为纲,结合丰富史料,集中呈现邓小平一生求真务实的思想风范,阐释其掌握真实情况,把握客观规律,务实高效、不尚空谈的思想方法。3.程抱一《死亡的五次沉思:换言之,生命的沉思》:法兰西学院首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华裔院士84岁高龄之际直面生命本质之作死亡让我们切身感到从有到无的不可思议的进程;它让我们思考非存在的状态。恰恰是对死亡的意识使我们视生命为至宝,将生命的降临当作世间任何事物都不可取代的唯一历程。本书出自程抱一和友人的交谈,通过一生的体验、观察和思考,提出一种新的认识生命的视角:与其由生向死,不如由死向生。
作者关注的是死亡如何将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和宇宙的历程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有限的生命成为一个“永恒的瞬间”。4.明海《生活禅纲要》(修订本):一部全面系统的生活禅教材,一经上市多次再版;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沿着生活禅指引的方向,人们从身边的人那里受到启发,或者就从生活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们获得的主要不是一些操作层面的技巧,而是一个方向、一种态度、一份自信,那种对自心的印可……
这就是生活禅的开放性格。它完全向生活开放,向生活中有烦恼的大众开放。它的开放甚至超出信仰的范围,向学术界、文化界,向一切人。
生活与修行、出世与入世、宗门与教下、自利与利他,在本书中融为一体。承继了中国汉传佛教的“以禅为心,以律为行,以净为归”的历史格局,对生活禅的方方面面做了详切明了的论述,可谓对整个汉传佛学精华的总持及现代阐释。5.维托·坦茨《脆弱的未来:灾害、大流行病和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经济学》:深刻洞察全球经济的脆弱与韧性,重新思考未来走向的策略和布局,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与可能性有两列火车在同一条铁轨上行驶,但它们朝着相反的方向前进。其中一列火车由一群坚信个人自由至上的个体操控,他们不重视集体行动。另一列火车则由环保主义者和具有崇高无私情操的个体驾驶。现在,这两列火车正在同一条轨道上向相反的方向行驶:它们会相撞吗?或者,其中一列火车是否会先离开轨道以避免碰撞,从而让另一列火车继续前行?那么又是哪一列火车会这样做呢?尽管有人会认为这些问题不切实际而且荒诞幼稚,但人类的未来可能就在答案之中。本书重新审视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经济学概念,揭示了在环境恶化、自然与人为灾难频发的全球化时代,国际协作与制度性变革的重要性。面对气候变化、大流行病等全球性危机,本书以历史和当下的实例为依据,探讨了人类未来的发展路径——只有通过超越国界的共同行动与治理,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找到可持续的生存之道。6.刘津瑜《奥维德〈爱的艺术〉译注》:跨越千年仍不过时的恋爱宝典,在整个西方文明传统中最受欢迎、影响最广的古典作家广为人知之作痛苦忧愁、额上皱纹都消失散去。
《爱的艺术》是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早期爱情诗,也是罗马爱情哀歌的集大成之作。诗人在其中自诩爱神之师,传授恋爱游戏的技巧。此作一度被禁,但却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流行,成为奥维德所有作品中最早被大量作注的一部。诗中对神话故事、古罗马建筑空间与风土人情的记录也为世人提供了窥视古代世界的窗口。7.马永波 杨于军《我为美而死:狄金森诗文录》:美国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先驱全新诗信集,比肩美国文学之父欧文、诗人惠特曼我为美而死,但是
几乎还没有适应坟墓,
一个为真理而死的人,
他轻声地问我“为什么失败”?
“为了美”,我回答。
“而我为了真理,它们本是一体;
于是,像亲人,在黑夜里相遇,
我们隔着房间交谈,
直到苔藓蔓上我们的唇际,
掩盖了我们的名字。
精选了代表诗作124首,涵盖“生活”“自然”“爱情”“灵魂”“时间与永恒”五个主题,使读者对诗人作品的风格及建树有更理性的了解。狄金森的书信是她幽居人生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其诗学的展现,按时间线编排,串联诗人独特的人生历程,揭示其个人隐秘的情感。8.李启成《碧血难招蜀道魂:晚清资政院研究》:立足《速记录》等原始档案,全面深入解读晚清资政院的实际运作,鲜活呈现晚清政局的风云变幻慈禧最关心维护其掌控整个帝国的最高权力,不论是改革还是守旧,都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最高目标。在不触动这一根本原则的情况下,改革亦可,守旧也行。如果触动了这一根本原则,改革不行,守旧也不能。这不仅仅是慈禧太后一个人的想法,绝大多数政权的最高掌控者都会如此,所不同的是机遇、才具和魄力的差别,导致其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达成其目标。资政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代议机构,其设立与议事是晚清力图实施宪制的重要标志,亦为议会政治在中国的一次勇敢尝试。本书根据《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等原始资料,对资政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分上下两编,分别阐述了会议召开的背景、议长和议员、会议规则、主要议案、影响和历史反思等内容,是中国法律史、宪制史研究的用心之作。9.杰里米·沃尔德伦《论人的尊严》:从法律哲学角度对尊严进行阐释,探究尊严的独特法理只不过,古今之间,拥有高级尊严的主体范围在法律上已经有了巨大变化。而“人的尊严”观念在近现代的启蒙思想中得到广泛承认和赞颂,并通过“人权”的概念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落实。本书收录了杰里米·沃尔德伦自2007年至2015年发表的6篇重要论文或演讲稿,集中反映了他关于人的尊严的哲学思想。法律哲学视角下的地位尊严理论是沃尔德伦的尊严哲学具原创性的部分,有助于世界各国就国际人权法上的尊严概念达成共识,并为国际人权规范的普遍接纳和广泛适用提供一种相对中立的理论基础。10.张伟劼《野牛、毕加索和半截眼镜:西语世界视觉文化笔记》:46篇随笔散文,80幅视觉艺术作品,对西班牙语国家的一系列视觉艺术作品进行品鉴
如果你看过毕加索画的牛,然后再来看这些一万多年前的洞穴壁画上的野牛,一定会觉得两者之间有着某种程度上的亲缘关系。
在这个时候,形似与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流动在那粗犷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之中的生命力。
西班牙艺术气质的标志之一:摆脱程式、率性而为。
由此,在这头野牛和委拉斯开兹的杂乱色块、戈雅的黑白幻象乃至毕加索与米罗的自由线条之间就存在了联系,尽管这些不同时代的艺术形式看上去相差巨大。
这种联系,就是自由的精神、奔放的生命力,而这就是让“毕加索们”成为伟大西班牙画家的东西。
书中所涉及的艺术作品多达80余种,其诞生的时间从公元前15000年至今日,空间上涵盖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类型上包括建筑、绘画、雕塑、电影、图书等等,不一而足。每篇以一件或一系列视觉艺术作品为题,在运用艺术哲学理论鉴赏、解析艺术作品的同时,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介绍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