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2

评论

11

1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国产仿制药如何“降价不降质”?

AI划重点 · 全文约1593字,阅读需5分钟

1.进口原研药在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期难以在医院配到,引发公众关注。

2.由于集采模式强调成本指标,部分医院不愿意采购未中标的原研药。

3.仿制药价格较低,但药效和原研药存在差异,需要加强临床疗效评估和质量控制。

4.为此,建议在医院和零售药店之间建立处方流转制度,方便患者用药。

5.专家表示,除了提高国产仿制药药效,还需探索更加灵活的医保支付机制。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期,药品是否充足、配得到 成为关注焦点。去年以来,进口的阿奇霉素原研药希舒美在医院“消失”被热议。在第十批集采中,最低3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中选,更是引发公众关切。进口原研药为何难开?仿制药的药效究竟如何?"在今年的上海两会召开前夕,集采常态化开展的过程中,公众对药物选择权的在意,也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关注。

图片

“进口的阿奇霉素没有的,都配不到,有国产的。”“进口的阿奇霉素是成人片,小孩要泡的没有,你要么到外面买,我们库存都没有。”“注射的只有海南的,儿童干悬混剂也只有海南的,只有成人药片有辉瑞的。”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阿奇霉素原研药,即希舒美,确实在社区医院很难配到,部分三甲医院虽然有配,但也存在品类不全,库存时有时无的情况,输液则基本只有国产阿奇霉素。

不少人索性选择去药店购买进口阿奇霉素,华氏大药房药师张雯告诉记者,目前家长来买进口阿奇霉素的很多,比平常量多两到三倍。

图片

常用的进口药,为何在医院突然变得难配了?我国从2018年开始对药品实行集中带量采购,核心策略就是“以量换价”,通过 带量采购、以量换价的方式,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让有限的医保基金惠及更多人。“国产药价格优惠呀,老百姓都能接受呀。”

但集采模式也出现了“阵痛”。比如,集采强调成本指标。医院在申报某集采品种用量时,需按照不低于上年度药品实际使用量的70%左右,来进行报量。压力之下,各家医院会想各种办法完成集采任务量。

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市委副主委叶强,曾多次去医院调研药品问题。2023年11月,国家对包括阿奇霉素在内的42种药品开展集中带量采购,进口原研阿奇霉素报价每袋5.58元,比第9名每袋0.98元的报价高出约4.7倍。因排在末位,最终落选。之后,这个药在医院里就变少了。“医院首先要完成带量采购这个工作的要求,才会去进未中标药,但是按照医保的要求来讲,它还是有余地的,并不是说只允许用仿制药,不允许用原研药,但是没有完成带量采购,可能就不会优先给你开,在执行的时候,有的医院也会相对比较机械一点。”

图片

原研药因为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高,价格很难打下来。而仿制药,一般是等原研药专利到期后,其他制药企业复制其主要分子结构生产出来的药物,因为没有巨大的研发投入,价格可以更低。2015年起,我国要求仿制药必须通过一致性评价,来与国际标准接轨。

而公众对医院中原研药难配颇有微词,归根结底还是对替代仿制药疗效不确定。在叶强的调研中,就有老百姓反映,同一个病,用仿制药起效慢,治疗周期更长;有些还会引起胃肠道反应。调研中医生表示,病人手术后,国产药控制不了的感染,用原研药控制得就更好。“大多数现在都用国产药,就是要病好,时间要长。”“进口药应该会好一点吧。”

图片

对此,市政协委员叶强表示,客观来说,仿制药逐步替代原研药是国际趋势,但在通过集采把成本降下来的同时,还需要对仿制药加强临床疗效的评估,重视对仿制药不同批次间的质量控制,“一致性评价”不能变成“一次性评价”,其次,医院在采购中,也应该尊重患者选择进口原研药的权利,同时,可以考虑引入更加灵活的医保支付方式。比如,不管是原研药还是仿制药,只要是同一通用药名,医保的支付标准一样。患者要想买药价高于此标准的药,超出部分自付。“举个例子来讲,原研药是10块钱,仿制药是1块钱,如果你要原研药,那我也给你医保支付1块钱的价格,就还有9块钱你要支付,就避免现在等于说10块钱都要我支付这样的办法。”

业内专家也表示,集采过程中,价格水分挤出后,接下来要精细化管理药物供给,把工作重心转向保质量、保供应。“带量采购,实实在在地降低了老百姓的费用负担,也节约了医保的资金;对企业来讲,带量以后,销售费用可以节约,我觉得好的方面是主流的,但是国家实际上之前就提出不能‘唯低价’,怎么去克服‘唯低价’,这是带量采购工作下接下去要考虑的问题。”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说道。

图片

无论是医院难开进口药,还是三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都体现了在集采常态化开展的过程中,人们对药物选择权的在意。除了提高国产仿制药药效,建立动态评估机制,探索更加灵活的医保支付机制等,是否还可以在医院和零售药店之间建立处方流转制度,既不影响医院集采和药占比考核,又能方便患者用药。最终目的是给予患者真正的选择权。

看看新闻记者: 周文韵

编辑: 尤颖慧

视频编辑: 陶余鑫

摄像: 乔楚

责编: 李鹏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