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写点生活|写春联

潮新闻客户端 桑洛

图片

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我们用笔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更不用说用老祖宗传下的毛笔了。谈及书法,自然离不开写对联。实际上,写对联不仅是一种技艺的展现,更是一种心情的流露,是毛笔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对联文化的完美融合。

我第一次写对联,是在小学三年级。在那之前,家里的对联都是由舅舅执笔。舅舅作为家中的高学历者,每逢春节,他都要为外公家和我家书写对联。舅舅的字龙飞凤舞,刚劲有力,贴上这样的对联,家中顿时增添了几分光彩。图片

三年级那年春节前夕,父亲对我说:“儿子,以后家里的对联就由你来写了。你已经长大了。”我虽似懂非懂,但父命难违。其实,我的字写得并不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因字迹潦草经常被老师留堂重写。这一情况,直到三年级都未曾改变。

乡村的灯光昏暗,我怀着忐忑与欣喜的心情,开始了第一次尝试。我裁纸、磨墨,从日历上挑选了一幅对联。根据大门的大小,我选择了七个字的对联,内容多为“人寿年丰家家乐,国泰民安处处春”或“爆竹声声除旧岁,梅花点点迎春来”之类的吉祥话。此外,还有斗方、灶君之神位、六畜平安、五谷丰登等各式各样的对联和祝福语,分别贴在灶台、猪栏、鸡舍和谷柜等地方。

刚开始写对联时,我需要在红纸上折出印痕,才能确保字写在规定的位置。起初几年的对联,字迹歪歪扭扭,毫无毛笔字的神韵,更像是拿着小棍棒胡乱涂鸦的。偶尔还会写错字,浪费了不少墨水和纸张。写完后,我自己都羞愧难当,不忍直视。

尽管字迹不佳,但父亲还是每年都将我写的对联贴在新房和老房的大门上。那段时间,我每次路过家门口,都是低着头、红着脸走过的。我不知道邻居们看到这些对联时的眼神和心情如何,也不知道父母看到我写这么丑的字时是怎样的心情。

刚写完对联的那段时间里,我每天看着那些字,总是暗自发誓:明年一定要写得更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在风吹日晒雨淋中逐渐褪色变白,我的心也慢慢放松了下来。直到又快过春节时,才猛然想起自己一直未曾练习的书法,开始铺开旧报纸狂练。

图片

中学时期,二姨家承包了隔壁村长恬供销社的经营权。供销社商品琳琅满目,包括食品、日用品、化肥、农药等。有个寒假,我闲来无事,便去供销社帮忙看店。那时,村里人结婚或盖房时,除了送常规的礼品外,还会送一幅吉祥如意的卷轴画。画的下方留白处用来写祝词,这些祝词通常会请村里写字好的人来写。

临近春节的一天,有人来供销社买了一幅中堂画准备送人结婚用,但找不到人写祝词。外公见状,便让我试试。这是我第一次帮人写东西,而且这幅画是送人结婚用的,非常贵重。我初生牛犊不怕虎,提笔就开始写了。先在草稿上写好称谓和内容,然后正式捉笔书写。祝词的内容一般是:“某某某,祝喜结连理,百年好合。某某某(与收礼人的关系)贺。”

供销社里总有些闲人围观,我写的时候非常紧张。但写完后,旁人都纷纷叫好!我自己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难道经过多年的练习和报纸上的无数次书写,我的书法真的有了质的飞跃吗?

图片

那一年的寒假之后,到供销社买画的人都让我在画上写好祝词再送人。这些画有的送人结婚用,有的庆寿辰用,有的是新房结顶用。从那一年开始,舅舅不再执笔写对联,外公家和我家的对联都由我来写了。外公常会自豪地指着对联对来访的客人说:“这是我小外孙写的!”

念大学时,新生入学之际,班主任说要在教室里写一些励志类的对联。我居然被班主任点名来写。我认真地写完并贴在了墙上。每当上课,我看到德高望重的教授专家盯着墙上的字看时,心里就紧张得直冒冷汗——这字实在拿不出手啊!

图片

这么多年,练过颜体、柳体、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书法伴随着每年的写春联一直陪着我走了过来。小时候只能用旧报纸来练字,现在可以用上好的宣纸来练。平时一有机会,就会收藏点毛笔、纸张。每天,都会抽点时间临临帖。

每到年未,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写对联的那种春节氛围和心情。父母亲没有多少文化,他们是用“写春联”的这种方式让我练好字,让我珍惜传统文化的根基。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