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至7日,“2024年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足举办。会议由大足石刻研究院主办,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协办。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大足学学术研究,共谋石窟寺保护利用发展。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10余篇,围绕石窟考古调查与研究、石窟图像内容与题材考释、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新材料与新方法、地质条件探讨、环境因素分析、病害治理对策、保护利用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何利群从宏观角度分享了近年来中国石窟寺考古的主要收获;李崇锋对巴米扬石窟的营造年代及其反映的部派与教派问题作了深入探析;孙华围绕涞滩二佛寺的年代跨度、造像演变、建筑群及出入道路的变化、地方佛教史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新认识;雷玉华对乐山大佛作了考古调查,并认为大佛阁、九典栈道经过多次重建与开凿;夏立栋对吐峪沟石窟2010—2024年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作了分享;董广强以麦积山石窟为例对石窟寺考古报告中需要注意的营造过程信息作了说明;郭静娜对大同焦山石窟的开凿时代、分期、属性以及洞窟组合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另有学者围绕石窟寺中的具体题材展开分享,如董华峰、石建刚、陈晶鑫、牛英彬分别对川渝唐宋七佛、陕北宋金石窟观音造像、杭州五代宋石窟造像量度、重庆宋代摩崖瘗(龛)窟进行调查与研究。
以个案研究为主。川渝石窟中的个案研究较多,吴思佳、张亮、李飞、杨筱、李小强、符永利分别对川渝地区清末民国墓葬中的“雷震子”图像、安岳新发现圆雕造像、四川夹江岩第135龛造像、四川北部隋末唐初佛教摩崖造像、合川濮岩石刻、四川泸县玉蟾山龙浴太子龛像进行了考察与研究;部分学者还关注了大足石刻造像,如钱光胜、周洁、陈培丽、邵强军、高秀军、米德昉、吕建福、吴虹分别对大足石刻“淑明”皇后、大足南山三清古洞、大足石篆山供养人像、大足弥勒下生经变、大足北山第5号毗沙门天王龛、大足南山三清古洞、大足小佛湾第8号曼荼罗造像、宝顶山大佛湾的空间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其他地区石窟的个案研究也有不少,如何卯平、王德路、李金娟、常红红、孙晓峰分别对凉州瑞像、甘肃永靖炳灵寺上寺明代石塔造像、印度到龟兹莲华色比丘尼的图像与文本、新样文殊图像、麦积山第31窟“十方佛”图像进行研究与探索。印度学者拉达·班纳吉·萨卡尔、拉杰什·库马尔·辛格、亚沙达塔·索玛吉·阿隆南,巴基斯坦学者穆罕默德·纳西姆·汗,斯里兰卡学者卡尔帕·阿桑加、钱迪玛·图沙里·乌鲁戈达瓦特,主要聚焦南亚石窟遗址以及丝绸之路文物。
以比较的方法对相关石窟与图像展开分析。李翎对印度石窟寺结构与功能的考察,旨在理解中国石窟寺建造的变化问题;杨超杰以三十五佛为例对江南与北方石窟寺的关系进行了思考;意大利学者恩扎·阿尔米恩托将大足石刻与但丁《神曲》作了比较研究。
从图像传播角度展开研究。王惠民、朱己祥分别对敦煌壁画粉本、丝绸之路佛教艺术中翘脚图像的流传、变化等情况作了详尽分析;从艺术风格学的角度展开研究。龙红、邓新航分别对巴蜀石窟中的“普昌模式”“贞观样式”作了研究,曾维加对大足南山三清古洞的审美特点进行了探索。
相关研究较少,但可补石窟图像研究的不足。侯冲利用科仪文献资料理解“庆赞”在佛教斋供仪式中的应用;崔红芬对俄藏黑水城汉文《普贤行愿品》进行分类考析;文志勇对西夏文《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的缀合,并对相关文本中的错误进行勘正;蒋宗福对《大足石刻铭文录》中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了考辨。
张媛围绕“石窟寺区域考古”和“古今重叠型寺院考古”探讨了石篆山佛会寺的考古发掘理念与方法;美国学者衣丽都从空间、礼仪与功能的角度对《大吉义神咒经》与云冈石窟造像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日本学者篠原典生对9世纪前后佛教图像的研究作了进一步思考;意大利学者乌贝托·帕帕拉多将洞窟作为礼拜场所进行探析;李静杰将唐五代时期的佛教寺院建设、佛教造像以及造像思想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思考;王天祥以大足石刻为例探讨了数字技术在石窟艺术数字创生中的探索与实践;李志荣以学术的眼光对国家文物局印发的两部文件进行了解读,并展示了近些年中国文物数字化所取得的成就。
未完待续……
本文刊载于《中国文物报》2024年12月24日第3版
▼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