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好地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苏银理财深度聚焦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跟踪工作。近期人形机器人领域得到资本市场较大关注,特斯拉、华为等巨头在该领域有长期战略规划和深入布局,产业发展迅速。根据苏银理财的调研,江苏省内优质制造业公司也在积极加大这一领域布局。苏银理财就此进行了初步研究,未来会持续关注该领域的业务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2030年我国适龄劳动人口规模将从2020年的9.89亿人下降到9.63亿人,劳动参与率从68.44%下降到65.17%。此外,我国平均劳工成本显著增长:从2018年到2023年,我国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从6.84万增长到9.81万元,年均复合增长达7.48%。在劳动力供给下降的背景下,苏银理财权益与衍生品投资部认为人形机器人有望填补各行各业的劳动力缺口,并且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自动化降本,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之一。
人形机器人的本质是智能服务机器人,即具有感知、分析及处理来自外部环境的信息等智慧能力的服务机器人,包括个人/家庭智能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智能服务机器人。其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包括教育、娱乐、物流、送餐、接待、巡逻和康养等。
宇树科技Unitree G1通用人形智能机器人参数特色 资料来源:Unitree 官网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S在新能源车厂内执行质检工作 资料来源:优必选官网
智能服务机器人价值链 资料来源:优必选招股说明书,公开信息整理
智能服务机器人有五大核心技术。计算机视觉是机器人的“眼睛”,负责图像信息的输入;语音交互赋能机器人以人类的方式与人类交互;伺服驱动器就类似于人类的“关节”,对于机器人进行安全、平稳、精确和敏捷地活动以及执行复杂任务起到关键作用;定位导航系统集成了感知、规控、决策等多种科技,使得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畅通无阻,类似于智能电动汽车的L4自动驾驶;运动规控是机器人的“内在律法”,确保其精确执行人类指定的命令。
全球智能服务机器人的行业空间是星辰大海。2022年全球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为235亿美元,到2028年将达到628亿美元(数据来源:国际机器人联合会,Frost & Sullivan),6年CAGR将达到17.8%。中国区域的增长将快于全球,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和Frost & Sullivan的预测,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的规模将从2022年的516亿元增长到2028年的183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3.5%。
全球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十亿美元)数据来源:国际机器人联合会,Frost & Sullivan
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十亿人民币)数据来源:国际机器人联合会,Frost & Sullivan
苏银理财权益与衍生品投资部认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的高速发展不仅归因于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还显著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智能汽车供应链的优势外溢。
我国2021年颁布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在《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中,机器人产业被列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高水平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2023年,工信部及多部门联合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大幅增加机器人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加速机器人行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化进程。
汽车与机器人在技术、工艺和供应链上具有同源性。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采用与电动车相似的“感知-决策-执行”架构,并采用了和FSD(Full-Self Driving,全自动驾驶)同样的端到端神经网络训练;工艺上,两者对加工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供应链上,特斯拉也充分利用其在华新能源车供应商资源。2024年,马斯克就为了Optimus的量产走访并深度调研了中国供应商,头部供应商定点概率较高。当前国内汽车供应链展现出成本、效率和技术的三重优势,更有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入局,与新势力“蔚小理”在智能驾驶技术上展开激烈竞争,积累了大量算法开发的人才,这些人才优势可以复用到人形机器人领域。
当下时点,人形机器人正处于百舸争流的发展早期、商业化落地的前夜。海外由特斯拉(Optimus)、英伟达(GEAR实验室)双巨头引领,分别依托自身在全栈自研制造方面和通用大模型赋能的优势展开竞争。参考当前全球L3、L4级自动驾驶大模型训练领域由特斯拉超级计算机Dojo和英伟达GPU的双寡头垄断局面,苏银理财认为巨头的优势将外延到人形机器人领域,投资者可跟踪特斯拉、英伟达等全球龙头的研发进展和其在中国供应链的定点信息,对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保持密切关注。国内的小米、宇树科技、优必选、小鹏等企业也纷纷发布了其人形机器人产品,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带动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产业政策扶持和科技巨头推动之下,产业发展提速,将有力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风险提示:此苏银理财研究报告所引用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研究员力求报告内容和引用资料和数据的客观与公正,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不保证该信息未经任何更新,也不保证本报告的任何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依据,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本公司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