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刘明。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摄影 徐士洁 长沙报道
“中国人去芙蓉镇,想着的是一定要吃一碗当地的特色米粉。但外国人他对米粉不感兴趣,他想在冬天吃一根冰激凌,但四处买不到。”2025年湖南两会上,在与记者的“聊天”中,省政协委员刘明笑着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开门做旅游”“了解境外游客志趣爱好”的重要性。
去年底,我国公布了240小时免签政策,给入境游客带来更多便利。今年1月11日,湖南省更是发布《促进湖南入境旅游发展的十二条措施》聚焦提升入境游的效率、便捷性,以及产品品质。
在官方媒体和自媒体“摸爬滚打”多年的刘明,敏锐地意识到,要接住入境免签240小时的“泼天富贵”,可能首先要做好的一件事,就是要贴近市场,摸准外国游客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口味”。
“不要用我们的眼光和喜好去揣度外国人,而要切实俯身下去做市场调查,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这样我们才能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出生在湘西的刘明以当地旅游为例,介绍说很多外国游客并不喜欢去大城市游玩,他们喜欢去芙蓉镇、红石林、老司城、里耶古城这样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个性突出的地方畅游,“一听说老司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他们马上眼睛里放出了亮光。但是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深度旅游需求呢?交通问题、饮食对口问题、小语种翻译问题等可能都要考虑进去,要解决这些旅游的瓶颈,整体服务质量才能提升”。
在刘明看来,摸准外国游客的口味很重要,“这就像湖南人吃红烧肉,你在里面放糖调味,他可能会跟你急”。而以事实说话,以行走调研说话,也是刘明做自媒体、做视频号的风格,他透露,这些年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介湖南旅游资源,特别是湘西,他都是“用双脚去丈量每一处土地”,梳理当地山水人文景点,给旅游开发建言献策,乐此不疲。
刘明出过一本书,叫《追寻沈从文的足迹》,字里行间体现出了一个媒体人的策划意识和调研作风。“这本书不到两年印了3次,可能是因为我的写法比较有生活气,同时又是经过实地行走得来的感触,读者喜欢看。”刘明说。
2025年被定为“湖南入境旅游发展年”,刚刚突破文旅万亿收入大关的湖南,如何更好地吸引入境游客,如何更好地提升入境游的服务质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省政协委员刘明的思考和建议,无疑值得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