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A股市场迎来新年最大单日涨幅,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高走,市场情绪显著回暖。
2.技术分析派观点认为,市场成交大幅萎缩往往被视为市场见底的重要信号之一,此次反弹与基本面关联并不紧密。
3.然而,在当前基本面仅呈现结构性改善,且处于政策和业绩双重真空期的环境下,短期技术性反弹的持续性较为有限。
4.由于此轮反弹主要是由技术面和情绪面共同推动,与基本面的关联性较弱,市场走势或仍将面临较大的反复。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昨天(1月14日),A股市场迎来新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高走,市场情绪显著回暖。截至收盘,沪指报3240.94点,涨幅2.54%;深成指报10165.17点,涨幅3.77%;创业板指报2075.76点,涨幅4.71%。两市成交额达1.3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放量3843亿元,显示出资金参与热情高涨。
对于当日久违的大涨,与其将其归结为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下的反弹共振,不如说是技术分析派观点的一次有力验证。早在前一日,市场成交便大幅萎缩,成交额跌破万亿大关,打破了此前连续 72 个交易日成交额过万亿的纪录。在技术分析的理论框架中,这种成交的大幅萎缩往往被视作市场见底的重要信号之一。
“缩量 —— 反弹” 这一市场规律在此刻得到了生动的演绎。具体而言,当量价均处于低位时,资金参与意愿逐渐减弱,此时市场对于利好因素的敏感度大幅提升,稍有风吹草动,行情便极易受其驱动而上涨。近期,关于美国关税政策压力有望缓解,以及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透露出政策加码等预期不断发酵,这些因素共同为市场的短期大幅反弹提供了有力的推动。此外,在经历了此前的快速下跌之后,部分投资者基于估值分析,认为当前市场估值已处于较低区间,抄底情绪迅速升温,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回升。
所以,此次股市的大幅反弹,与基本面的关联并不紧密。那么,在这种技术性超跌反弹的背景下,此轮反弹究竟能否持续,又能持续多久呢?我们认为,在当前基本面仅呈现结构性改善,且处于政策和业绩双重真空期的环境下,短期技术性反弹的持续性较为有限。虽然反弹行情可能会在短期内延续,但无论是持续性还是上涨力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其他积极因素未能充分释放之前,市场走势或仍将面临反复,甚至存在再次回落的风险。
一方面,此轮反弹主要是由技术面和情绪面共同推动,与基本面的关联性较弱。从经济数据来看,当前基本面仅仅出现了结构性的改善,尚未实现全局性的好转,且这种改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家用电器等受到明确政策刺激的消费品领域。回顾 12 月的经济数据,经济仍存在边际走弱的迹象。由此可见,近期市场的表现与基本面的关联度并不高,更多的是在市场风险充分释放、参与热情显著降低的背景下,借助情绪利好的释放而引发的技术性反弹。
另一方面,技术性反弹的持续性仍需多方因素的提振。若仅仅依靠技术面的反弹动力,其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情绪、政策以及资金面的协同助力,至少需要其中一项因素持续发力,否则反弹的持续性将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当前,虽然市场情绪有所回升,但仅仅是从阶段情绪低点的缓慢修复;政策面虽然整体保持积极态势,但实质性的提振措施仍有待进一步明确和落地;资金面方面,尽管部分助力资金出现回流现象,但近期整体流出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即便昨日成交额大幅释放至 1.3 万亿元,实际上也只是回到了此前相对弱势的水平,距离此轮行情中被视为行情启动参考标准之一的 1.5 万亿元以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除此之外,从历史经验来看,每当市场经历一波快速调整时,首次出现的大幅反弹往往难以立刻开启一波持续的反弹行情,多数情况下仍会出现再次回落,以夯实新的阶段性底部。比如2022年3月3日到15日,指数出现快速大幅杀跌,3月16日指数迎来超3%的大幅反弹,但随后指数再次小幅上行后便迎来横盘震荡,并于4月11日再次开启下跌,直至4月27日才阶段见底;而2022年9月15日,指数一波快速下挫,随后迎来几日快速反弹,但持续性不强下再次回落创阶段新低;再如去年年初,指数持续调整后于1月23日迎来连续反弹,但仅持续4天后再次走低,并且迎来连续杀跌,直至2635点迎来阶段低点。这种反弹后再次探底的现象,本质上是由于市场缺乏持续的提振因素,需要通过震荡反复的过程,直至新的市场情绪形成共振。
综上所述,对于短期市场的技术性反弹,目前来看缺乏明显的持续性提振动力,更多的是短期风险持续释放后的情绪性刺激结果。在缺乏基本面有力支撑的情况下,加之政策真空、业绩真空以及海外市场干扰因素仍存在不确定性,市场走势或仍将面临较大的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