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文化迎新|春节假期去上博寻觅“灵影仙踪”

图片

图片

乙巳蛇年,鳞动春归,传说中的“灵蛇”长什么样?

图片来自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的《蛇纲网状铜器》

每年的农历新年,邀请观众来探访和当年生肖相关的文物,已经成上博的传统。今年的这场以“灵蛇”为主角的展览同样很有看头。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一年一度的迎春特展首次在独立展厅(第三展览厅)亮相13件组古今中外的文物精品,它们来自上海博物馆和兄弟省市博物馆的馆藏。

图片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它”(蛇字前身)

从甲骨文、《山海经》的记录,到青铜器、画像石上的图像,蛇的灵影遍布中国早期文明中: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它”,人首蛇身的创世神灵诉说着先民对子嗣绵延的期许;部落领袖持蛇踏蛇,以助沟通天地、彰显权威;滇、蜀、楚、闽、吴越诸地皆曾崇蛇,祈求庇护与力量。此外,蛇还以北方水神玄武、温婉有情的白娘子等形象留名后世。馆方介绍,在中国文化中,蛇被誉为“小龙”,是龙图腾的原型之一,灵蛇传说在中华文明中的绵延与变迁,从这些文物中可感受灵蛇文化跨越山海、连接各民族的精神共鸣。

图片观众在参观文物

蛇纲网状铜器是来自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器物整体作圆形网兜状,一蛇贯穿其中,似网兜的纲绳。蛇头昂首鼓目,蛇口大张,锯齿尖锐;颈部前后弯曲,有菱形鳞纹,腹面扁平,有横格鳞纹,背面中线起脊棱;后端蛇尾作浮雕缠于圆口形銎(qióng,安装柄的接孔)上。这件文物的作用至今是一个谜。

另一件展品是徐森玉家属捐赠、藏于上博的《伏羲女娲捧日月》画像石拓片,拓自四川新津县东汉宝子山崖墓一号石棺后挡的画像石。人首蛇身的伏羲一手举日,女娲一手举月,各持巾带,两尾交缠,呈对称构图,通常日中有金乌,月中有蟾蜍。伏羲、女娲是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和保护神,也是蛇图腾崇拜的人格化。此画像阴阳对偶,日月合璧,象征着化育万物,引导登仙,反映了先民子嗣繁衍、升天成仙的信仰。

图片陕西皮影蛇洞大景片

此外,上海博物馆所藏的陕西皮影蛇洞大景片,同样难得一见。青蛇架是影戏《白蛇传》演出所用道具,为青蛇府邸大型景片,在戏中交代地点、衬托氛围。其造型庞大,精雕细镂,敷彩以红、绿、黄、黑为主,对比鲜明,营造出一派光怪陆离的景象。景片共由10个部件缀订而成,以便折叠在戏箱中装运。美丽善良的白娘子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影戏《白蛇传》常作为端午时令演出,有着驱疫求吉的寓意。

这场贺年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到至3月2日,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将在新春假期迎接四方宾客。

图片展览海报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天呐!腾讯出的AI神器,是真把AI给玩明白啦!
广告腾讯元宝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