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他被诊断为双相,还有双性恋、想变性!康复后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2020年时,我们分享了“双相障碍”患者烨华接受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的经过。

几个月前,烨华及母亲前来看望我们。许久未见,我们相谈甚欢,我和Lucy都为烨华脱胎换骨般的积极变化而开心、欣慰。

回想起烨华的患病经历、就诊过程,我感触颇多。今天这篇文章再次简单分享烨华的案例,希望能给患者及家属们带来启发,找到加快康复的方法。

01、他曾被诊断双相障碍,如今已经脱胎换骨!

这次见到烨华,我着实吃了一惊,因为他跟我第一次跟他见面时,几乎判若两人!

我第一次与烨华见面时,他身型比较胖。这可能与他当初服用的精神科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有关。

而且,他当时精神颓靡,非常自卑、羞怯,跟我说话时甚至不敢把头抬起来。

但现在的烨华身材高大、匀称,长得帅,而且整个人神采飞扬,完全是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

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当时,烨华被其他权威的精神科大夫诊断为双相障碍,他父亲得知后,崩溃得瘫坐在地上,抱头痛哭。后来,烨华一直坚持复诊、吃药,还曾住院治疗,病情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总是反反复复。

烨华当时的主管医生说,“完全康复的可能性不大”。他和父母感到很失望。

后来,他们一家找我们就诊,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希望烨华接受临床心理干预后,能真正走向康复。

其实,在对烨华进行详细的面诊时,我发现他罹患的不是典型的双相障碍。

烨华在成长过程中曾被过度夸奖。比如他3、4岁时,因为能连背十几首唐诗,大人经常夸他“这孩子聪明绝顶”、“天生就是大才子”、“长大了肯定很有出息”……

很多孩子被反复过度夸奖后会感到兴奋、愉悦,非常享受这种感觉,还有可能因此变得狂妄自大、自视甚高!

但烨华没有,因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非常非常多。他更多呈现的是自卑、敏感、自我否定的一面,内心缺乏真正的自信。

也正因为如此,烨华非常渴望得到外界的夸奖,但他又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行,认为自己懦弱、无用、活得非常失败。他在面对人际冲突时,还总是选择忍让。

烨华还有过一个特殊的经历,诱发了非常短暂的轻躁狂发作状态。

当时他读中专,代表班级参加了学校运动会,并在一项比赛中拿了团体第一名。

这个赛果超出了烨华的预期,身边的同学向他祝贺,夸他,他非常惊喜、兴奋,甚至是亢奋。他觉得终于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烨华被这个突如其来的荣耀冲昏了头脑,他不停地在同学面前吹嘘他们团队多么厉害,表现得狂妄自大,牛气冲天,毫不懂得收敛。

从某个角度来说,烨华当时形成了叠加性心理渴求,他的情绪、心境和心理活动符合轻躁狂发作特征。只不过这个状态的持续时间特别短,也就几个小时。

因为,他当时的行为激怒了得第二名的一名同学。对方走到他面前,撂下狠话:有种咱们打一架,谁打赢了才是真正的冠军!

烨华直接被吓坏了,内心怯懦、自卑的一面马上又显现出来,这种“轻躁狂状态”随之消失。几个小时的“轻躁狂发作”也不足以诊断为典型的双相障碍。

再说了,烨华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远比叠加性心理渴求多得多,有过严重的重度抑郁发作。他还出现过情绪大爆发、暴怒、摔东西等激越行为。

我猜测,烨华到主流精神科就诊时,大夫可能认为他的暴躁易怒属于轻躁狂/躁狂发作,所以把他诊断为双相障碍。

这不属于典型的双相障碍,而是我们常说的“泛双相化”。

因此,按照现行精神科诊断标准来看,我认为烨华当时的诊断应该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

而且,他非常符合精准精神心理学提出的病因学诊断——创伤后应激反应失调(PTSRD)。

02、他为何无法自控地抠下巴、扇自己耳光?

烨华当时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症状:

他在情绪崩溃时,会用力地抠自己的下巴,扇自己耳光,根本没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为什么他会这样?创伤修复师Lucy利用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3PT),深入到烨华的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化地找到了这背后的心理创伤事件。

“抠下巴”主要与烨华1、2岁时其父母经常吵架有关。每当两个大人激烈争吵,年幼的烨华就非常恐惧,他两眼直直地看着前方,并使劲抿着嘴巴。

久而久之,烨华将高度的恐惧感与“嘴巴紧抿”的行为结合在了一起。

每当他非常焦虑、恐惧时,他就会马上很想抠开自己的嘴巴,越用力越好,这能缓解他的焦虑和恐惧。

而“扇自己耳光”这个行为,主要源于他在8、9岁时的一次事件。

当时他犯了错,他的母亲非常生气。但他母亲并没有打骂他,而是扑腾地跪在地上,声嘶力竭地求烨华要听话,还不断扇自己的耳光。

母亲这样做,可比打他骂他更让他难受。而且,烨华由此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知:原来在难受的时候,可以通过扇自己耳光来发泄。

将上述主要的心理创伤事件进行修复后,烨华这些不理性的行为很快就消失了。

这也启发了我们:哪怕孩子还小,还是婴幼儿,父母也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不记事!

不良的家庭氛围、比如夫妻争吵,很容易对年幼的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埋下精神心理问题的隐患。

早有科研证实,人类记忆至少可以追溯到2岁半。实际上,我们利用3PT进入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时,竟发现了未满月时的事件记忆,比2岁半早得多!

所以,父母千万不要总是在年幼的孩子面前吵架,孩子出生之后,甚至在孕期,父母就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学习并使用真正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

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而且,父母在情绪激动时作出的不妥当行为,甚至是极端行为,也很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叠加性心理创伤。

烨华母亲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她意识到自己的无心之失后,深刻地进行了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

希望其他父母也能有意识地觉察到这一点,在孩子面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如果实在难以控制,那更要反思自己是否也曾遭受过较多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

03、病理性记忆修复后,他的性别烦躁、“双性恋”竟然消失了

烨华除了情绪问题之外,还存在“性”方面的问题——他怀疑自己是“双性恋”,还一度想过变性,有性别烦躁!

烨华说,他在看电视剧的时候,那些阴柔的男性角色会令他产生性兴奋。他不喜欢看男女性行为的画面,可女性之间的亲热画面会令他感到兴奋。

而且,烨华非常讨厌肌肉男、带胡子的中年男人以及男性的喉结,也非常讨厌父亲触碰自己,这会令他感到被猥亵了一样。

就连看到自己的性器官,烨华也会感到恶心,偶尔甚至想要割掉。

不过,烨华又有暗恋的女生,所以他认为自己是个双性恋!

烨华对自己的性取向、性身份认同感到很困惑,相信很多人也会对此感到不解,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真是先天的?

创伤修复师Lucy利用3PT技术,深入到烨华的内隐记忆层面,发现了这背后有多个心理创伤事件。

Lucy认为,烨华在性方面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还有很多,还需要进一步寻找、修复。可烨华当时因为个人客观因素,并没有进一步处理。

幸好,烨华的悟性非常高。他的性别烦躁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他不再抵触自己的性器官,更不想变性,性取向也符合主流。

可是,很多有类似心理困惑的青少年、年轻人,并没有烨华这么幸运。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

以往,在精神医学上,如果一个人不认同自己的出生性别,总想变性,这叫做“易性症”,是一种精神障碍。

但国外主流精神科大夫一直找不到真正的“病因”,也缺乏高效的干预手段,最终“打不过就加入”,将它进行了“去病化”,成了现在的“性别烦躁”。

而在性别烦躁出现之前,同性恋、双性恋早就实现了“去病化”。

在欧美国家LGBTQ+运动的影响下,非主流的性取向、性别认同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不但不能说这部分群体有精神心理问题,还必须支持他们的选择。

这导致LGBTQ+群体的声音盖过了理性的声音,说非主流的性取向和性被认同是天生的,说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其实,精准精神心理学已经发现,无论是性别烦躁,还是非主流的性取向,主要的根源是后天的病理性记忆,而非所谓的基因遗传。

至少我们接触过的案例,都是如此!

而且,如果主要病理性记忆得不到解决,即使他们坚定地改变性别和性取向了,但问题的根源还在,他们出现其他精神心理问题的风险仍然很高!

尤其变性,这需要非常谨慎,因为一旦变性了,想要恢复之前的性别,难度是极大的,而且也不可能“完璧归赵”!

如果青少年出现性别烦躁时,外界不重视他们的心理根源问题并深入解决,而是一味打着“民主自由平等”的口号,盲目尊重他们的想法,甚至鼓吹他们变性的话,他们极有可能会后悔,出现严重的情绪障碍。

英国就有大量的青少年做了变性手术后,非常后悔,这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难题和困惑,导致他们出现了重度抑郁发作。

04、做有智慧的父母,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烨华结束初期的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后,虽然病情大有好转,但曾有1、2年时间仍然在家休养,并仍然服用精神科药物,有过几次明显的情绪波动。

但好在,他的母亲对其不离不弃,一直与我保持紧密的联系,跟我反馈烨华的情况,并接受我的建议,一直给予儿子支持与鼓励。

图片

我与烨华母亲的聊天截图

后来,烨华慢慢走出来了,实现了撤药,情绪越来越稳定。最重要的是,烨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一开始,烨华想提升自己的学历,或者学一门技能,但他还没有明确的方向。

他不断上网查信息,分析了时代的发展趋势,最后决定考取微软人工智能认证证书。该证书的含金量非常高,大大提升了烨华的职业竞争力。

他还积极地找实习,实习期间表现得非常好。更让我欣慰的是,他利用我教给他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与上级、同事们相处得非常融洽。

图片

烨华向我发来信息分享他的近况

可以看出,如今的烨华已经蜕变得非常成熟、睿智,逆商也很高了。当然,他还需要继续实现心理成长,我也会继续给他帮助及支持。

其实,很多患者跟烨华一样,康复的路途中并非一帆风顺的,甚至可能是一波三折的。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又出现情绪波动,他们往往非常焦虑、恐惧,陷入灾难化思维中,甚至认为孩子这辈子都好不了了。

这些父母没有具备时间思维,没能从一生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现在的病情,更不真正理解精神心理领域的第一性原理。

在这方面,烨华的母亲非常理性。每次儿子出现情绪波动时,她都努力保持镇静,并积极地向我反馈、请教,从没有质疑过我们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的效果。

而且,烨华的母亲一直用精准精神心理学的高效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积极学习如何应对孩子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有时,遇到孩子出现一些较小的问题时,她甚至不需要来请教我,而是学习着自己去积极应对。

所以,烨华如今的康复、他脱胎换骨般的变化,离不开他的母亲一直以来的付出,他的母亲是非常有智慧的。

烨华的父亲在妻子的带动下,也逐渐懂得深入地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有了较大的变化。家庭氛围变得更加和谐,这对烨华的康复来说也很重要。

希望烨华的康复经历能鼓舞广大患者父母。就算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父母也不需陷入恐慌中、自乱阵脚。

父母要及时学习精准精神心理学的高效知识,尤其是精神心理领域的“第一性原理”,知道孩子的问题是怎么来的。

然后,尽快找到适合孩子和自身家庭的康复路线图,并一定要结合“自我家庭治疗”,帮助孩子加快康复,完成蜕变!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