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云南风物志 | 档案中的老昆明“一颗印”民居

图片

  作者 王天浩 云南省档案馆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如今的昆明,高楼林立、马路宽阔,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几十年前的昆明城区,“一颗印”民居大量散落、分布在如今车水马龙的闹市区和商业街区。新中国成立初期,昆明的民居仍沿袭旧社会清朝和民国时的格局,民居主要分布在商业街道后面,“三间、四耳(或两耳)、一天井”式的小型四合院民居错落有致在市井里铺开,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老昆明“一颗印”民居,仍然是最有昆明特色的四合院住宅。

  时至今日,在昆明城区的红花巷、节孝巷等地仍然矗立着几座民国时期的“一颗印”民居,这些为数不多具有地域特色的老昆明“一颗印”传统民居,承载着近代以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历史,也集中承载着这座城市百姓人家的集体记忆。

  当我们打开档案馆这一承载记忆的宝库,再去研究、挖掘这些“一颗印”民居的历史时,一幅饱含人文温度、历史厚度的历史画卷慢慢铺展开来……

  经查阅相关资料,昆明“一颗印”民居始于明初的中原戍边移民,定型于清代早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之间建筑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的结晶:它将南、北方的建筑文化融合,一般以土、木、石、竹等天然材料和砖、瓦、石灰等简单建筑材料建成,既可独栋而建,又可联排而建,符合昆明高海拔、低纬度、地形复杂的地区实际,逐渐形成了具有云南地域特色的四合院形式。

  之所以称为“一颗印”,源于这种住宅的正房、厢房、倒座组成四合院,瓦顶土墙,其平面和外观呈方形,方方正正好似一颗印。“一颗印”民居的构成为“三间、四耳(或两耳)、倒八尺及一天井”,所谓“三间”,即“一颗印”民居一般有正房三间,其底层一明间两次间,前有单层廊(称抱厦),构成重檐屋顶,堂屋一般都安装有雕花格子门;所谓“四耳(或两耳)”,是因为“一颗印”民居一般有厢房四间,其左右两侧为一楼一底吊厦式厢房,厢房的底层一般各有两间,称为“四耳”,也有的民居为一层,左右各有两间,称为“两耳”;所谓“倒八尺”,那是因为“一颗印”民居的大门开在正房对面的中轴线上,即倒座的正中,这个倒座的进深一般为八尺。

  “一颗印”民居由于其屋顶为青瓦,墙体以青砖墙和土坯墙为主,大部分为土木结构,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在昆明城区内有人居住生活的“一颗印”式小院已为数不多了,不过,从档案史料、旧时照片及留存不多的民居实物来看,仍可领略其“三间、四耳、倒八尺”的历史特色和时代印记。

  早期的“一颗印”式民居多为一楼一底的两层楼房,主要集中在昆明盘龙江两岸的南河埂、北河埂、灵光街、桃源街、米厂心、珠玑街、金牛街一带,大大小小的“一颗印”院落整齐排列,几乎是清一色的土木平房,显得格外的端正、大气、祥和、宁静。

  在民国时期的昆明城区,不仅民居大量为“一颗印”式建筑,包括当时的政府机关、学校等单位也有“一颗印”建筑存在,如:云南省档案馆馆藏的一份时间为1948年9月24日修理五华学院三间四耳工料估算单(类似于今天的“预算单”),详细记录了当时修缮“一颗印”建筑的预计用料情况:“五华学院修理坪房三间四耳工料列于后,新做挡窗三道,新打四方隔窗三合,新做门一道……”

图片

  本栏目图片均由云南省档案馆提供

  除了政府、学校等单位外,“一颗印”建筑分布在昆明各临街地段闹市区当中。这些地方人口稠密、商业发达、商铺(商号)众多,“既可独栋而建,又可联排而建”的“一颗印”民居因其占用土地少、集中集约,成为老昆明商业街区民居的首选。这些临街“一颗印”民居,其正房一般有2至3层,其底层多为铺面,二层以上为住所,楼上及后院住人。这些类似现代的“商住楼”的“一颗印”民居,当时主要集中在正义路、武成路、长春路、护国路、庆云街、威远街、景星街、光华街等老昆明街道。

  时光荏苒,当人们感叹当今现代化新昆明的发展速度时,当人们居住在设施齐备、生活方便的商业社区时,很少有人去思考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在昆明文旅融合大发展之际,诸如昆明老街、华山南路等街区,那一幢幢仍然矗立的“一颗印”建筑或其他老建筑,亦是各地游客纷纷“打卡”的网红地之一,这些老建筑用其独特的方式承载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历史记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等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挖掘、保护和传扬。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